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传递阳光

接连几天的阴雨,虽然断断续续的,但人的心情都潮湿了。终于阴霾散去,阳光像久违的恋人不期而至。享受阳光的人真多,一个个脸上都那样灿烂。

几个小孩子在广场的空地上,围成一圈,享受着童稚的快乐。

我喜欢看小孩子游戏,踱过去,好奇他们的举动。

围成一圈的小孩子,两只稚嫩的手合并后高高举过头顶,再慢慢张开,慢慢放下,到胸口处呈现掬物的样子,侧转身将捧着东西的手伸向旁边的小朋友,口中念念有词。每个孩子都重复这样的动作——好奇特,这是我从未见过的游戏。

我又向他们靠近些,试图听清他们在说什么。

“我把温暖送给你。”

“我把好运送给你。”

“我把幸福送给你。”

“我把光明送给你。”

每一个孩子都那样诚挚,那样甜蜜

“我把……”轮到最后一个孩子,他是那些孩子中最小的,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词汇,脸憋得发红。其他的孩子静静地等待着他想出来,没有一点催迫的意思。终于,那孩子想好了,大声地说:“我送给你舒服!”

“好!”其他的孩子一起鼓掌,掌声像涟漪,从他们围拢的地方向四外扩散。

我终于抑制不住好奇的心,凑拢到他们近前:“你们在做什么游戏?”

“我们在传递阳光!”孩子们异口同声。

“传递阳光?”

“是啊,阳光不会拐弯,我们要让阳光拐弯,给所有的人带来好运!”

传递阳光,多么奇特的想法啊!

孩子们是天真的,在他们的天真中,我看到了一种比游戏还珍贵的东西

“叔叔,你哭了?”那个最小的孩子惊奇地看着我。

我不好意思地揉了下眼睛,蹲下来对他说:“叔叔很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可叔叔长大了,找不回童年了。”

“叔叔,我们也把阳光传递给你!”几个孩子同时掬一捧阳光,送到我的面前。

我感到一种特异的滋味汇集到胸口,像喝了一杯上品的明前龙井。孩子们送给我的,远比龙井茶还耐人寻味。

活了半辈子,我终于长了见识——阳光原来是可以传递的!

(选自湖上飞虹的BLOG)

小题1:作者说“这是我从未见过的游戏”,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游戏?为什么说孩子的想法是奇特的?作用是什么?(4分)

小题2:结合原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①每一个孩子都那样诚挚,那样甜蜜。

②一种比游戏还珍贵的东西。

小题3:请分析文章画波浪线段落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4:文章结尾处,作者终于明白了“阳光原来是可以传递的”,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4分)

答案

小题1:这是一个名叫传递阳光的游戏;孩子们的想法之所以奇特,是因为他们天真地要让阳光拐弯,给所有的人带来好运;我从未见过,说明成人的世界已将童真抛弃,并为后文“可叔叔长大了,找不回童年了”做铺垫。

小题2:①孩子们真诚地、发自内心地把善良和美好的愿望传递给了他人,而因此感到幸福无比。②孩子们通过游戏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善良。

小题3:作者运用比喻或象征手法,揭示阳光的“滋味”温暖、真诚、美好,表达了作者对阳光里游戏的孩子们的由衷赞美,为文末深化主题张本。

小题4:由雨后天晴的广场,写到孩子的游戏,再由“我”对游戏的观察,写到孩子们通过游戏对“我”的教育,接着写“我”的哭(感动)和作者对孩子们的赞美,最后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小题1:4分

小题2:4分

小题3:4分

小题4:4分

论述题

(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沙因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关系到企业前途命运的大事;是做好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超过7055公里,以时速380公里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成功研制和批量生产以及在建京沪、京广、京哈、沪汉蓉、沪昆等一批高铁为标志,我国高铁技术创新正在不断取得新成绩,引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潮流。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关于加快发展铁路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学决策,也离不开中国铁路人坚定执著、矢志不移的信念和永不服输、后来居上的拼搏精神,离不开铁路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废寝忘食地辛勤工作、团结协作、刻苦攻关。

材料三:西部发展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期,2010年7月5日至6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会议,提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如果西部地区不发展,全国的发展也就无法实现;西部地区不实现现代化、不实现小康,全国的全面小康就不能实现。

⑴、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6分)

⑵、中 * * 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说明中 * * 精神在我国铁路人身上是怎样体现的。(4分)

⑶、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角度说明,为什么“如果西部地区不发展,全国的发展也就无法实现;西部地区不实现现代化、不实现小康,全国的全面小康就不能实现。”(9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