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小题1:《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报兄弟之仇,领兵伐吴,挥师东进,连连告捷,危急之中,东吴将领阚泽以全家性命担保力荐一人,这人是谁?他在接下来战役中有何出色表现?

小题2: 堂·吉诃德离开深山,借宿在一家旅店里。这时,桑丘忽然慌慌张张地从堂·吉诃德住的那个顶楼上跑了下来,大声喊道:“诸位,快来吧,来帮帮我的主人吧,他正在进行一场我从没见到的激烈战斗呢。”

请你简要叙述上文所说的“激烈战斗”。

答案

小题1:这人是陆逊。阚泽向孙权推荐陆逊,陆逊总督东吴兵马,以静制动,等待破蜀良机。由于天热难耐,刘备让蜀兵避暑林中,犯了兵家大忌。陆逊见时机已到,调动各路兵马一起行动,火烧蜀军边营,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败,幸亏赵云救驾,才逃到白帝城。

小题2:堂·吉诃德所住的房里堆放着许多装满红酒的酒囊。他惦记着替多若泰复仇的事,连做梦也和迫害公主的巨人交战。他把酒囊当成巨人的头颅一样砍杀,结果红酒流了一地,他还认为这是巨人的血。店主见状后,勃然大怒,他向堂·吉诃德冲去,猛打一顿。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甲带一大公文包,里面有价值80多万元的提货单及其他贵重物品去看电影,看完电影离开时把包忘在了座位上,后在报纸上登一寻包启事:一周内送到者给付酬金15000元,后来拣到该包者乙与甲在酬金问题上发生了争议,从而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的难点在于悬赏广告是合同还是单方行为,于是出现了不同解释:第一种意见认为,悬赏广告是一种合同行为,尽管民法通则没有规定,但1929—1930年民国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第164条就规定了悬赏广告,从其前后的条文来看从第153条到第165条都规定的是契约,因此介于其中的悬赏广告应该是契约。第二种意见认为,悬赏广告是单方行为,因为《中华民国民法》第164条规定“以广告声明对完成一定行为之人给予报酬者,对于完成该行为之人负有给付报酬之义务,对于不知有广告而完成该行为之人亦同”。条文当中说到,完成广告所指定行为的人,即使他不知道有这个广告,也应该给他许诺的报酬,按这个意思,悬赏广告就不是契约而是单方行为。第三种意见认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解释说:在我国大陆,民法通则关于悬赏广告未有规定,学者起草的统一合同法的第一个草案规定了悬赏广告,当时就有学者说悬赏广告不是合同而是单方行为,怎么能规定在合同法中,于是后来正式稿中删除掉了。
运用法理学的有关知识从法律解释分类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种意见所用的解释方法,并分析不同解释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