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安徽宣城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宋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此题创设了新情境,实际上考查的仍然是相关史实,联系教材所学,各个主要王朝统治者加强皇权的措施包括秦朝创立沿用2000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唐代三分相权,使他们相互监督,从而加强皇权。宋代设立了参知政事、三司使等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明代废丞相,设立内阁,使皇帝大权在握。清代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皇帝手中,所以不符史实的是C,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实际是考查学生对历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相关史实的掌握和理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9题。(6分)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长沮、桀溺耦而耕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B.是鲁孔丘之徒与  鸟兽不可与同群

C.夫执舆者为谁     曰:“为仲由”        

D.而谁以易之      子路行以告

9.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长沮、桀溺最后都没有告知子路渡口,是因为想劝子路离开孔子,跟他们一起做一名独善其身的隐者。

B.文中的“辟人之士”具体指孔子,“辟世之士” 具体指长沮、桀溺。

C.桀溺认为天下如同滔滔洪水般动荡不安,孔子虽然自以为能改变混乱的世局,实则无力改变。

D.孔子认为,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