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2型题

疾控人员小宋欲研究膳食中的精制糖对于龋病的发病率的关系,则在附近的两所学校的食堂中进行试验,A校食堂饮食中从不放精制糖的食品,都是粗粮,新鲜蔬菜为主,而B校的食堂中制作很多精制糖做出的甜食,追踪多年,发现不论年龄段,其A校学生的龋病发病率明显低于B校。那么对于此种先有“因”,后证明“结果”的研究方法属于()

A.现况调查

B.病例-对照研究

C.常规资料分析

D.群组研究

E.疾病监测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群组研究又称队列研究,将特定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的发病率,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病因的假设。如果暴露组人群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暴露组人群,且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可认为这种暴露因素与某种疾病有联系。这种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出现以前分组,追踪一段时间以后才出现疾病,在时间上是先有“因”,后有“果”,属前瞻性研究。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美国的一位学者,经过20 年的长期观察,结果发现癌症患者大抵都有因父母失和而郁郁寡欢、逃避人际关系等因素。还有人观察到,心理忧郁组癌症的发生率、死亡率高,具有癌症性格的人,癌症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3 倍。另一项研究表明:失和家庭的儿童犯罪率极高。

材料二:“超女”李宇春小时候起,妈妈就对她进行淑女式教育……宇春长大后,表演时从来没有大笑,都是微笑、抿笑;她说话时总是说“请”,接受采访后放话筒都是轻轻的。李妈妈不允许小宇春撒娇,还给她布置了许多家务事:她很听话,很早就学会了自立。中学住校后,父母每月只给她300 块钱,要她节约;宇春很少花钱,也不爱打扮。长大后,更把这种独立与自强的风格带到了舞台上。读高三时,李宇春要报考四川音乐学院。父母并不希望她走音乐这条路,但是最终还是支持她,李爸爸为她找了专业老师,进行考前培训。结果宇春一鸣惊人,考上了大学。凭借“超女”成名后,父母仍教育她要谦虚谨慎,保持一贯的风度气质。

(1)阅读材料二,说说“超女”李宇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则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