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决策具有哪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在决策过程中如何体现。

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任何决策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没有目标无法进行一个系统的决策。决策是一种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第二,决策总是在一定条件下追求目标的优化。决策活动是一种基于现实的超前认识,正是这种超前认识,使人能不断超越自己,是新事物层出不穷。

第三,决策过程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最优,选择过程就是一个优化过程。决策的选择是不是最优,取决于以下条件:一方面这种选择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这种选择能够提供实现决策目标的主客观条件。

第四,决策具有可行性。制定决策的目的在于实施,如果一个决策不具备可行性,他便是一种脱离实际的错误认识。正确的决策之所以具有可行性,是因为它来源于客观实际,反映了存在于客观实际中的问题,是在实践中发现的需要解决的矛盾。它来源于实践,必然要回到实践中去。

选择题
综合题

(16分)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法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密不可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法律是君主个人意志的体现,皇帝集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1)请回答:秦始皇所确立的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1分)该制度的核心又是什么?(1分)

材料二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而第三次征服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2)材料二中的“法律”指的是罗马法它包括哪些内容?(2分)简述罗马法与近代法学之间的关系。(2分)

材料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材料三体现的主要思想是什么?(1分)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3分)

(4)该图所示的文献体现了哪两大原则?(2分)它的颁布又有什么意义?(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都无一例外地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不可动摇的宪法原则。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