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当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时,安装在室内2层及以上的电气设备应采取( )防震措施。

A.变压器的安装应有防止位移、倾斜的措施

B.设备引线和设备间连线直采用软导线,并应适当放松。当采用硬母线时,应有软导线或伸缩接头过渡

C.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设备安装螺栓应满足抗震要求,当采用焊接时,应验算焊缝的强度

D.设备支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的固有频率值在12Hz以上

答案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GB 50053—19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或《复习指导书(供配电)》7.2.1。

综合题

(23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19年,齐宣王即位。他像其父辈那样广招天下贤士而尊宠之,大办稷下学宫。“开第康庄之衢”,修起“高门大屋”,授之“上大夫”之号。勉其著书立说,展开学术争鸣,吸纳他们有关治国的建议和看法。宣王时,稷下的师生数量多达“数百千人”。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

——《中国古代教育史》

材料二 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䜣、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 * * 衙门。同治皇帝曾下旨认为设立京师同文馆“不过借西法以引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由此确立了京师同文馆的合法地位。1901年它并入了京师大学堂,是京师大学堂最早的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教育史》

(1)据材料一,概括从战国到汉代思想主流的变化。试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其影响。(9分)

(2)据材料二,指出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方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8分)

(3)据以上材料和分析,概括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6分)

单项选择题 B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