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公务员回避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保持清正廉洁,防止因亲属关系影响公正执行公务,而对公务员在担任职务、任职地区和执行公务等方面做出的限制性规定的法律制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不需要回避的是( )。

A.学会计的小张考入了姑姑单位的公务员,并从事会计方面的相关工作
B.公务员小张和同事查办小张原任职地区的一项经济案件
C.周某是某工商局的公务人员,在查办案件时发现妻子的弟弟经营的餐厅也在调查的范围内
D.任职某事业单位的臧某发现表弟考上了公务员,不过是在不同性质的行政机关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公务员回避制度有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A项应该实行任职回避,B项应实行地域回避,C项应实行公务回避。D项臧某虽然和表弟都是公务员,但二人分别在不同性质的行政机关,不用进行回避。故选D。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14年一战爆发,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高级官员梁士诒就敏锐地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的大好机会,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袁世凯先是准备派兵参加欧战,但日本害怕中国参战将使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不利日本在华利益。在日本的蛮横威胁下,梁士诒不得不改变策略。在一战期间,共有14万中国人作为劳工被派往欧州去作战争勤务。这些“华工兵团”在战争前线挖战壕,修工事,每天报酬仅仅5法郎并先后有2万多人被德国的炮火炸死在战场上。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熙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提供的援助弥足珍贵。”1918年美国出版的《中国学生月刊》则写道:“一战赴法华工乃中国派往世界的信使,他们回国后将成为传播欧洲文明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桥梁。”同时,他们也把中国的太极拳传到了欧洲。也有人这样评价:“一战后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地位,不是外交家在辞令中争来的,而是被中国人轻视被外国人践踏的华工用血肉之躯争来的。”——《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

请回答:

(1)分析梁士诒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的理由。中国最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参战?阐释以该种方式参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一战中华工的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