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小结助焊剂的分类及应用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上面三类助焊剂中,以无机焊剂的活性最强,在常温下即能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但这种焊剂的强腐蚀作用容易损伤金属及焊点,因此,除非特别准许,不允许使用无机焊剂焊接一般电子产品。有机焊剂的活性次于氯化物,有较好的助焊作用,但是也有一定腐蚀性,残渣不易清理,且挥发物对操作者有害。

松香在常温下几乎没有任何化学活力,呈中性;当被加热到70℃以上时开始融化,液态松香有一定的化学活性,呈现较弱的酸性,可与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变成松香酸铜等化合物悬浮在液态焊锡表面。这也起到使焊锡表面不被氧化的作用,同时还能降低液态焊锡表面的张力,增加它的流动性。焊接完毕恢复常温以后,松香又变成稳定的固体,无腐蚀性,绝缘性强。因此,正确使用松香是获得合格焊点的重要条件。

松香很容易溶于酒精、丙酮等溶剂。在电子焊接中,常常将松香溶于酒精制成“松香水”,松香同酒精的比例一般以1:3为宜,也可以根据使用经验增减;但不宜过浓,否则使用时流动性变差。在松香水中加入活化剂如三乙醇胺,可以增加它的活性。不过这在一般手工焊接中并非必要,只是在浸焊或波峰焊的情况下才使用。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1946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体积90多立方米,重30多吨。后来有了半导体,造出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电子计算机体积大大减小了。但这种集成电路的小型化已接近极限,要在这基础上提高其存储量及运算速度也越来越难。
由于计算机最基本的构件是开关元件,于是专家们设想,假若有机物分子也具备“开”、“关”功能,岂不可以造出“有机物计算机”吗后来,科学家发现,半醌类有机化合物分子及蛋白质的氢分子都具备“开”、“关”这两种电态功能。因此,从理论上说,只要用半醌类有机化合物分子或蛋白质分子做元件,就能制造出“半醌型”或“蛋白质型”的计算机。人们把它们称为“生物计算机”或“分子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具有“半永久性”。它有许多优点:一是密集度可达现在集成电路的10万倍;二是运算速度可达半导体开关元件的1000倍以上;三是这种由生物分子构成的“生物芯片”也同一般生物一样,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出了故障可“自我修复”,所以这种生物计算机可靠性高,经久耐用,四是生物元件用化学能工作,所需能量甚少,没有元件发热问题。
生物计算机的研制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1983年11月召开了专门学术会议,对生物计算机的研制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日本此项研究由“未来电子仪器科研协会”和通产省指导进行。英国也拨款3000万英镑用于生物计算机的研究和开发。
目前,生物计算机的研制还处于初始阶段,专家们预计,21世纪初叶,可望有突破性进展.并使数字电子计算机产生新的功能。无疑,生物计算机一旦问世,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
(佚名《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与我们所用的计算机最相似的一项是:

A.密集度可达集成电路的10万倍。
B.出了故障可以“自行修复”,耐用。
C.运算速度可达半导体开关元件的1000倍。
D.用化学能工作没有元件发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