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下面是某老师在初中物理“探究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课中新课导入的教学片段:老师:同学们,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老师拿出一个漏斗和一个乒乓球)

老师:现在我用手把乒乓球放在口朝下的漏斗中,请看(说完,松开手),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甲:乒乓球掉下来了。

老师: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让乒乓球悬在漏斗口而不掉下来呢?(学生思考……)

老师:如果我用嘴通过漏斗颈向下吹气,然后放开乒乓球,大家猜一猜这一次乒乓球还会掉下来吗?

学生乙:会掉下来。

(老师向漏斗颈吹气,手放开乒乓球后,乒乓球悬在漏斗口而不掉下来,学生吃惊地看着……)学生乙:太神奇了,不可思议。

老师:这不是魔术也不是杂技,其实你们也能做到,只要不断地吹气,让空气流动起来就行。学生甲:那我们也来试试吧。(先后有几位同学上台模仿老师实验,如图8所示)

老师:流动的气体有一些不一样的特点,我们这个实验就跟流体压强有关。想弄清原因吗?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吧。

分析这个教学片段在教学中的功能。

答案

参考答案:

在这个导入过程中,老师使用了演示实验的方式来进行,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首先,使用实验导入,比较有乐趣,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和无聊,在烘托课堂气氛、提升学习兴趣方面有很好的作用。

其次,该实验现象具有很强的冲击性,违背了学生平时生活中的常识,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学生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学习动机。

最后,这个实验契合本节课内容,没有脱离本课范围,导出课题非常流畅自然。

论述题

材料一 2013 年,以“xx宝 ”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 目前,互联网金融年化收益率一般为5.0% ,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 ,活期存款利率为0.35% 。 巨大的利差让网民用鼠标投票,开始了银行存款的“搬家”。 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金融一方面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一方面也受到审视和质疑。

某普通民众:不用怎么打理,每天都有利息到帐,比存银行获得的利息多,感觉挺好的。

某银行业从业人员:我们一方面要利用自身的地位和优势抵制“ xx宝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推出类似的产品。

某财经评论员:互联网金融抬高了社会融资成本,干扰了货币市场秩序,且存在许多未知的风险,应该取缔。

材料二2013年8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组成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研究小组 ”成立,并赴上海、杭州等地对互联网金融业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建议与诉求,未来可能在国家明确互联网金融组织和业务法律地位、监管体制等问题上提供决策建议。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从认识论角度,分析“鲜花和掌声 ”、“审视和质疑 ”并存的原因。 (4 分)

(2)如果你家在银行有 10万元定期1年的存款,已存了6个月,你会建议父母此时将这笔钱“搬 ”入“xx宝 ”吗?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自己作出选择的理由。 (假设材料一中的数据保持不变)(6 分)

(3)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 (8 分)

要求: 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 300 字以内。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