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甲、乙二人同在山坡上放羊,乙的羊混入甲的羊群,甲不知,赶羊回家入圈。甲的行为属于______。

A.拾得遗失物
B.获取不当得利
C.无因管理
D.授权行为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无因管理、不当得利。《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据此,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获得利益并使他人利益遭受损失的事实。甲没有合法根据获取乙的羊的所有权,并使得乙受到损失,因此甲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甲不知乙的羊混入自己的羊群,甲的行为不构成有意识的“拾得”或“无因管理”。授权行为,在民法上一般指授予代理权,由代理人为本人为民事法律行为。本案中,很明显也不存在这种问题。据上,排除选项ACD。

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图片

 

                    2008.5.12震后的汶川                                   2011.5.12重建后的汶川

 

材料二:三年前,山崩地裂,残垣断壁,家破园毁;三年间,受苦受累,流血流汗,殚精竭虑;三年后,汶川重生,巴蜀崛起,这里处处见证着不屈的脊梁……在这场集全国之力的重建工作中有许许多多的人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小家顾灾区,默默奉献,倾尽全力,不求回报,崔学选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崔学选,山东援建者,全身心投入北川县城重建工作。他克服重重困难,强忍病痛折磨,把工地当成家,把灾区群众当亲人,每天超负荷工作15小时以上,倒在了援建一线。三年来,庞大的援建者队伍和散布在祖国各地的援建者家属们,用他们的朴实行动,谱写出一首壮丽的援建之歌。

请你认真阅读上述材料,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责任的角度谈谈对援建者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汶川灾后重建工作中可看出中 * * 具有怎样的民族精神?其核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上述提到的民族精神外,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精神还有哪些具体体现?(至少写出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当代中学生应如何发扬民族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