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试述控制实验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的不同特性

答案

参考答案:

所谓控制实验法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可以说,与控制研究法相比,其他研究方法都是在非控制条件下的研究方法。而控制实验法区别于传播学其他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它的“控制”,表现在对实验环境的控制,对研究变量的控制和对被测对象的控制。人类传播是一种内涵十分丰富的社会现象,制约传播过程的因素盘根错节,异常复杂,在非控制的条件下,很难对各种变量间的关系作条分缕析的描述。控制实验法便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它通过系统地操纵一个或数个设定研究的自变量(即引起其他因素发生变化的原因要素),在消除或恒定其他可能对结果产生干涉影响的自变量的情况下,观测其对某些因变量(即变化的结果)的独立效应或交互效应。控制实验法主要有两种:

(1)实验室控制。在这种研究中,与研究课题无关的其他变量都被隔离开。由于实验室实验的情境较为纯粹,标准程度高,故可以为不同的实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内按受实验提供完全相同的情境。实验室实验的缺点是,难以创造同现实生活的变量具有相同作用方式的实验变量,难以判断实验结果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性程度。

(2)实地实验。指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的只控制部分条件的实验。传播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是实地实验,而较少采用实验室实验,因为实地实验的结果是现实生活逻辑的实在反映。显然,控制实验法区别于传播学其他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控制”,这种控制具体体现在对实验环境在模拟实验时所做的简单化处理,这种简单化处理的重点是把研究对象从现实生活的复杂联系中“剥离”出来,只剩下有待研究和观测的变量存在。因实验环境通常被称为“人工模拟环境”,带有很强的研究控制的目的性色彩。控制实验法的特点在于,它能主动引起所要研究的现象,不必等它们自发地出现。因此,在控制实验中,研究人员能明确有序地控制和选择自变量,从而准确地观测特定自变量的加入及其强度的影响。与调查法相比较,控制实验法对研究对象具有更强的控制能力。研究人员可以对参加实验的被测对象的人数、类型、构成进行合目的的选择、确定,而且可以很好地控制他们接触特定的实验情境,使实验结果更加有效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禅究竟是什么?现代禅学对禅的理解更加贴近大自然,更加贴近社会人生。从自然现象来说,满天星斗是禅,清风徐来是禅;青青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满目青山是禅,潺潺流水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江河是禅。从社会人生来说,助人为乐是禅,无私奉献是禅;吃饭睡觉是禅,担水劈柴是禅;一言一语是禅,一举一动是禅;一呼一吸是禅,一唱一和是禅。禅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触目皆是。正如日本现代著名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所说:“禅是大海,是空气,是高山,是雷鸣与闪电,是春花,是夏日,是冬雪。不,它在这一切之上,它就是人。”可见禅就是真实的宇宙万象,就是平常的社会生活,是人们那丰富的精神世界,也是真、善、美、智,更是人的生灵之气与大自然的浩然之气的融会贯通。

  既然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禅意,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活得潇洒自如,轻松愉快。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没有身心愉悦的感受,相反觉得活得很累。于是,“活得真累”成了一句非常流行的口头禅。为什么会有“活得真累”的感受?这是由于现代人生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紧张而忙碌,承受着工作、就业、养家活口、前途未卜、命运多变的层层压力,心头又背负着金钱、名誉、财富等重重负担,始终放不下,由此带来种种烦恼和痛苦。很多人为了追求财富,将生活当成目的而不是过程。这样本末倒置的结果,导致了许多症状,如焦虑、失眠、神经衰弱、心灵空虚、身体疲倦等。可以说这些人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情趣,不过是物欲的奴隶而已。

  面对现代人的种种烦恼和痛苦,禅的现代意义越来越重要。禅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心,所谓“平常心”,就是“累了就要去休息,饿了就要去吃饭”。而追求金钱财富的现代人往往累了不知道要休息,饿了也没有好好地吃顿饭,种种欲望压在心中,无法解脱,以致无法享受生活中的情趣。其实在工作与生活中同样也有许多情趣,如果一个人不能做到放下一切,那情趣是无法品味到的。

  人们只要能做到以平常心去看待世间万物,就会进入一种无我的禅境,生活变得简单了,心情变得达观了,生命变得自在了。有不少人认为禅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法门,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和偏见。禅教导人们要达观地看待人生的得失输赢,告知人们有些事情不可强求,不必强求,但不是要人们逃避现实。禅是积极入世的,其宗旨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要求人们真心实意地投入生活,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融入生活,在生活中运用禅的智慧解除种种困惑烦恼和心理障碍,进入禅的意境,体现禅的情趣。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沉浸在禅文化之中,禅悟为他们的创作带来了灵感。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生活却是异常地贫乏。为了提高精神生活的品味,于是在青年人中,出现了一群“追禅族”。据大学教师反映,他们的讲课只要稍微涉及到禅,立刻就会引来青年学子的极大兴趣。不仅青年人需要禅来去除烦恼和心理障碍,就是负担沉重的中年人,也需要禅来为他们减去压力。因此,读一些禅意盎然、禅趣横生的美文,多少会达到精神愉悦的效果,进而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摘自《(禅趣小品)自序》)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禅”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禅学认为贴近大自然,贴近社会人生才是禅。

B.禅告诉人们只要做到以平常心去看待世间万物,就可以超然世外,逃离现实。

C.禅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让人看得见摸得着。

D.禅学大师铃木大拙认为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禅意,我们需要融入自然,融入社会。

2.下列理解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现代人读一些禅意盎然、禅趣横生的美文,就会取得精神愉悦的效果。

B.只要人们投入生活,就不会成为物欲的奴隶,就不会焦虑、失眠、神经衰弱、心灵空虚、身体疲倦。

C.一个人在工作与生活中,如果不能放下种种欲望,就难以品味到其中的情趣。

D.现代人感觉“活得真累”是因为人们没有真正理解禅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禅是积极人世的,所以负担沉重的中年人也需要禅来为他们减去压力。

B.为了提高精神生活的品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逐禅悟,只要是涉及禅的课程,青年学子都很有兴趣。

C.现在许多青年人喜欢禅,所以他们比中老年人生活得潇洒自如,轻松愉快。

D.人们在生活中不仅需要认识禅,更重要的是要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融人生活,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