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并 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2分)
材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落《中国法制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4分)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4分)
材料三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 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4分)
(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6分)
材料四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 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5)归纳材料四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4分)指出其历史作用。(2分)
材料五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型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 * * 《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6)材料五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2分)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2分)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4分)
(1)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2)加强市场管理:实行“海禁”。 影响: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实施“海禁”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契约具有法律效力。
(4)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5)经济立法及领域较为广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将西方有关法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作用: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加强法制建设。 教训:“ * * ”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表现:提出新时期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修改宪法;形成由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
(7)法律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法制是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题目分析:
(1)两小问,一出自材料、一联系课本。材料一中选取的文字出现的三宗罪无论是谋反、谋大逆还是谋叛,都是针对于所谓的“国家”,密切关系到上层统治阶层的切身利益。而对这些罪的惩罚力度很大,皆处斩。由此便能自然而然概括出其维护君主专制的本质。
(2)注意材料信息“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洪武三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撞出海与外国互市”概括明初法律的内容。再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影响,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实施“海禁”表明对外由开放转向封闭,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3)注意材料信息,逐条分析。“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说明保护私有财产;“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说明契约具有法律效力。
(4)运用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三国都是通过立法的方式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5)材料前段列举的设计领域五个,考生据此归纳出经济立法涉及领域较为广泛是不难的,“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可知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相关要求;根据最后的“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可以概括出第三个特点,然后回答作用,显然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6)整个材料一看就知道第一句为主旨句即阐述观点的句子。根据材料出处的时间(一般材料的出处都对解题有帮助)可知是“ * * ”刚结束不久,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那么第二小问的背景就可以轻松可知。第三小问则是改革开放那个之后我国的法制建设的成就,属于基础再现认知。
(7)这是在前面问题基础上的综合题。历史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书中的叙述较多,照葫芦画瓢,材料是法制与社会的关系展开的,不难看出法律从古代封建社会法律到资本主义法律再到社会主义法律,法律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反过来法制反作用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