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

参考答案:

电路交换:在数字传送之前必须先设置一条专用的通路,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全占用。对于突发式的通信,电路交换效率不高报文交换:报文从源点传送到目的地采有“存储――转发”的方式,在传送报文时,一个时刻仅占用一段通道。在交换节点中需要绶冲存储,报文需要排队,故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

分组交换:交换方式和报文交换方式类似。但报文被分组传送,并规定了最大的分组长度。在数据报分组交换中,目的地需要重新组装报文;在虚电路分组交换中,数据传送之前必须通过虚呼叫设置一条虚电路,分组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交换技术。

问答题 简答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姚夔,字大章,桐庐人。孝子伯华孙也。正统七年进士,乡、会试皆第一。明年授吏科给事中,陈时政八事。又言:“预备仓本贫民。而里甲虑贫者不能偿,辄隐不报。致称贷富室,倍称还之。收获甫毕,遽至乏绝。是贫民遇凶年饥,丰年亦饥也。乞敕天下有司。岁再发廪,必躬勘察,先给最贫者。”帝立命行

景帝监国,诸大臣议劝即位,未决。以问诸言官,夔曰:“朝廷任大臣,正为社稷计,何纷纷为?”议遂定。景泰元年,超南京刑部右侍郎。四年就改礼部,奉敕考察云南官吏。

天顺二年改吏部。知府某贪败,贿石亨求复,夔执不可,遂止。七年代石瑁为礼部尚书。

成化二年,帝从尚书李宾言,令南畿及浙江、江西、福建诸生,纳米济荒得入监。夔奏罢。四年灾异屡见,疏请“劝视经筵,裁决庶政。亲君子,远小人,节用度”。且言:“今日能守成化初政足矣。”帝优旨答之。他所请十事,皆立可。

帝信番僧,有封法王、佛子者,服用僭拟无度。 * * 人慕之,竞为徒。夔力谏,势稍减。

五年代崔恭为吏部尚书。雨雪失时,陈时弊二十事。七年加太子少保。复偕群臣陈二十八事,大要以绝求请,禁采办,恤军匠,减力役,抚流民,节冗费为急。帝多采纳。明年九月,南畿、浙江大水。夔请命廷臣共求安民弭患之术。每遇灾异,辄请帝振恤,忧形于色。明年卒,赠少保,谥文敏。

夔才器宏远,表里洞达。朝议未定者,夔一言立决。其在吏部,留意人才,不避亲故。初,王翱为吏部,专抑南人,北人喜之。至夔,颇右南人,论荐率能称职。

(《明史·列传》六十五,原文有删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预备仓本贫民振:救济

B.超南京刑部右侍郎擢:提拔

C.岁再廪,必躬勘察发:打开

D.他所请十事,皆立可报:答谢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先给最贫者 * * 人慕之,竞为

B.帝立命行夔奏罢

C.知府某贪败四年灾异屡见

D.大要以绝求……节冗费急王翱吏部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姚夔才器宏远、立决朝议的一组是(  )

①必躬勘察,先给其最贫者           ②贿石亨求复,夔执不可

③朝廷任大臣,正为社稷计           ④夔请命廷臣共求安民弭患之术

⑤雨雪失时,陈时弊二十事           ⑥颇右南人,论荐率能称职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③⑤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姚夔考中进士之前,两级考试都是第一;做吏科给事中后力陈时政,皇帝采纳并立刻命令施行。

B.在景帝登基与否的问题上,姚夔一言立决,决议才形成,他因此功劳被任命为南京刑部右侍郎。

C.姚夔为官刚正,阻止了贪官复职的企图,又上书请求停止了个别地区诸生通过缴纳钱财做官的做法。

D.王翱掌管吏部时专门打压南方人,到姚夔接掌吏部后,比较重视南方人,他推荐的人都能称职。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收获甫毕,遽至乏绝。(4分)

(2)朝廷任大臣,正为社稷计,何纷纷为?(5分)

(3)每遇灾异,辄请帝振恤,忧形于色。(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