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是8分米,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分米.
8×8÷2=32(平方分米);
答:它的面积是32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32.
使用VC6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工程test12_3,此工程包含一个test12_3.cpp,其中定义了类Base和类A,类A公有继承 Base,但这两个类的定义都并不完整。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将程序补充完整。 (1)定义枚举类型变量en,它包含两个枚举符front和back,请在注释“//**1**”之后添加适当的语句。 (2)在类Base中添加常成员虚函数void E()的定义,该函数输出“In Base E!”,请在注释“//**2**”之后添加适当的语句。 (3)在类A中添加常成员虚函数void E()的定义,该函数先调用基类中的虚函数 E()再输出“In AE!”,请在注释“//** 3**”之后添加适当的语句。 (4)完成类A构造函数的定义,请使用参数列表的形式初始化类A的成员,并输出“A constructor.”,请在注释“//** 4**”之后添加适当的语句。 输出结果如下: Base constructor. A constructor. In BaseE! In AE! In BaseP! In A! 1 A destructor. Base destructor. 注意:除在指定的位置添加语句外,请不要改动程序中的其他语句。 源程序文件test12_3.cpp清单如下: #include<iostream .h> // ** 1 ** class Base { protected: int b1; int b2; public: Base(); ~Base(); int Getb1()const { return b1; } void Setb1(int x){ b1 = x; } int Getb2()const { return b2; } void Setb2(int y) { b2 = y; } void Print()const {cout<<"In Base P!"<<end1;} // ** 2 ** }; Base::Base():b1(1),b2(5) { cout<<"Base constructor."<<endl; } Base::~Base() { cout<<"Base destructor."<<endl; } class A:public Base { protected: en enA; public: A(); ~A(); en GetColor()const { return enA; } void SetColor(en color){ enA = color; } void InA(){cout<<"In A!"<<endl;} // ** 3 ** { Base::E(); cout<<"In AE!"<<endl; } }; // ** 4 ** { cout<<"A constructor."<<endl; } A::~A() { cout<<"A destructor."<<endl; } void main() { A a1; a1.E(); cout<<endl; a1.Print(); a1.InA(); cout<<a1.Getbl()<<endl;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从1830年开始,几乎每户英国家庭都把自己的积蓄用来购买铁路公司发放的建设债券。从1840年到1845年,英国民间一共有超过1000个铁路兴建项目被提到议事日程。1846年被认为是“铁路狂热”年代的峰顶,这一年有272个关于成立铁路公司的议案在国会被讨论,无一不是顺利过关。随着铁路股的价格上涨,越来越多的投机资金流入这个行业。到1850年,英国建成的和在建的铁路总长已分别达到6000英里和1000英里,大致形成了今天的英国铁路轮廓。
——摘编自纪双城《英国铁路狂飙历时20年》
材料二 1879年,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李鸿章的奏请开初得到清政府的批准,随后便遭到顽固的王公大臣的群起攻击。他们说什么火车会“烟伤禾稼,震动寝陵(清朝皇陵)”,会“惊耳骇目,鬼神呵谴”。他们的结论是,铁路“为祖宗所未创,应当立予停止,以维国本而顺舆情”。面对强大的守旧势力,清政府的当权者撤销了原议,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
——摘编自《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 事实上,四川商办公司原先就存在着温和派与激进派的观点的分歧,清政府的所作所为,却起到了“为渊驱鱼”的作用。……保路运动中的上层温和派原先主张,只要政府如数还款,就同意把商办改为铁路官办,此时,由于清政府不愿全数还款,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与威胁,于是一反原来的态度,也跟着激进派一样,变得强硬起来。
——萧功秦《清末“保路运动”的再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英国铁路“狂飙”历时20年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铁路诞生的历史背景及近代阻碍我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5分)
(3)根据以上材料,概述铁路建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