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简述第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内容。

答案

参考答案: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997)由卫生部委托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于1997年4月10

正式发布。共有以下8条内容: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提出谷类为主是为了提醒人们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防止发达国家的膳食弊端。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等。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丰富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在保持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儿童发生眼干燥症的危险及预防某些癌症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奶类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这是任何食物均不可比拟的。豆类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大量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察B1、维生素B2、烟酸等。为提高农村人口的蛋白质摄入量及防止城市中过多消费肉类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大力提倡豆类,特别是大豆及其制品的生产和消费。

(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动物来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来源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肉类中铁的利用较好,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动物肝脏含维生素A极为丰富,还富含维生素B12叶酸等。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并成为某些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应当少吃。

(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保持正常体重是一个人健康的前提。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如果进食过大而活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即增加体重,久之易引起发胖,因此,要避免毫无节制的饮食。相反若食量不足,劳动或运动量过大。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消瘦,造成劳动能力下降,所以人们需要保持食量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吃清淡少盐的膳食有利于健康,既不要太油腻,也不要太咸,不要吃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食物。大量研究表明,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病发病呈正相关,因而食盐摄入量不宜过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以不超过6g为宜。

(7)饮酒应限量。无节制地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减少,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也会增加患高血压、卒中等疾病的危险;此外,饮酒还可导致事故及暴力的增加。因此,应严禁酗酒,成年人若饮酒可少量饮用低度酒,不应允许青少年饮酒。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从食物的选择、烹调到就餐等各个过程都要注意卫生,集体用餐要提倡分餐制,以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这句话,通俗易懂,可其所含的意思却十分深邃。说其是警世格言,世世代代为座右铭;说其是做人的哲理,个中的真善美的确意味深长;说其是言简意赅的号召,由其激发的辐射力、凝聚力着实难以量计。“吾貌虽瘦”,从字面上理解,刻画的是主体一方在形体上“衣带渐宽”的实况,而从这句话的实质意义上讲,大都反映的是自我约束、自觉奉献之后在个人既得利益上的某种损失。方志敏的清贫是一种廉洁奉公意义上的“瘦”,张思德的安于烧炭是一种不计名利意义上的“瘦”;白求恩、焦裕禄以身殉职更是一种献身意义上的、被人们引为骄傲的“瘦”,等等。这类安于“吾貌虽瘦”的举止,源于追求“天下必肥”的高尚境界。他们深知没有一个心甘情愿的“吾瘦”,已得的“天下必肥”可能丧失,欲取得的“天下必肥”,很可能是海市蜃楼;没有一批批“吾瘦”榜样的带动,即“从我做起”,便难以形成以“吾瘦”为荣的浩然社会正气,“天下必肥”亦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吾瘦”引发的反馈力巨大,正如陈毅诗云:“民当敬清贤。”这里指的“清贤”乃“吾瘦”,由于“敬”出自民众之肺腑,融会“鱼水情”,“吾瘦”者的感召必能换得硕大动能回报,为“天下必肥”竭尽全力

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

A.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使万民景仰,并受到鼓舞,共同为“天下必肥”做贡献。

B.“吾瘦”者的精神感动了民众,并成为民众前进的动力,为“天下必肥”尽自己的最大力量。

C.“吾瘦”者的行为是为了获得自己进一步奋斗的动力,从而为“天下必肥”尽自己的最大力量。

D.“吾瘦”的献身精神感动了民众的心,使民众从心底产生敬意,于是上下一致,齐心协力, (精神变物质)为人民大众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