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读图填空题

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黄瓜幼苗,研究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图中ab段曲线上升说明随着O2浓度升高,细胞______________作用增强,为离子吸收提供了___________。曲线bc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

(2)植物的生长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10℃~40℃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黄瓜幼苗K+吸收速率的影响,预期K+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

(3)如用缺少某种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黄瓜幼苗的茎尖和新生嫩叶首先出现坏死斑点,则缺乏的元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动运输 有氧呼吸 ATP(或能量) 载体的数量

(2)低于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K+的吸收速率增加,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K+的吸收速率减慢

(3)Fe Ca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他日必以工立国。”“衣食之源不以地为界,不以人为界,不以日为界。当以力为界。凡欲加力使大莫如机器……一人所作工,能给百日食。”“机器固为富国第一义。”
——粱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于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利通归国后立即就任了内务御,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植民业的政策。
——[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材料二、三反映的史实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