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2岁妞妞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目前小女孩已经好转,救人女业主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吴菊萍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2012年2月3日,吴菊萍评选为“感动中国2011”人物。

材料二: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2012全国两会大幕全面拉开。适逢第49个“学雷锋纪念日”,在如今全国性学雷锋活动红火进行之际,“雷锋精神”也成了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新话题。与会代表强调雷锋精神不仅没过时,而且如今更需要。雷锋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1)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为什么要珍爱生命?(2分)

(2)请结合材料中“最美妈妈”、“雷锋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3分)

你打算怎样向他们学习?(3分)

答案

(1)①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生命只有一次,世界因生命而精彩。②每种生命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③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最突出的表现在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④生命健康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

(2)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要结合材料分析)

(3)我们要珍爱生命,在肯定尊重自己的生命的同时,肯定尊重他人的生命,善待他人生命;我们要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积极帮助他人,勇于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延伸生命的价值。

本题考查生命的意义和保护生命的具体措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任何代价都换不来;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东西,地球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机勃勃;我们要爱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还要爱护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等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实验题

(7分)碳酸氢钠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2.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的依据是                                                     

②兴趣小组为了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以下实验,请填写下表:

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一: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固体产物是NaOH,而不是Na2CO3
实验二: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实验三:                   

                         

                         

产生大量气泡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讨论与评价】实验一的结论与实验二、实验三的结论相反,在讨论时,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方案一的结论不正确,他们的理由是                                          

                                                                            

【总结】请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