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软件设计包括软件的结构、数据接口和过程设计,其中软件的过程设计是指_________。

A.模块间的关系

B.系统结构部件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描述

C.软件层次结构

D.软件开发过程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知识点] 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评析] 软件设计包括软件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和过程设计。其中结构设计是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件之间的关系;数据设计是将分析时创建的模型转化为数据结构的定义;接口设计是描述软件内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及软件与人之间如何通信;过程设计则是把系统结构部件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描述。

阅读理解与欣赏

糊涂官(10分)

唐临济令李回,妻张氏。其父为庐州长史,告老归。以回之薄①其女也,故往临济辱之,误至全节县。而问门人曰:“明府②在乎?”门者曰“在。”张遂入至厅前,大骂辱。全节令赵子余不知其故,私自门窥之,见一老父诟骂不已。而县下常有狐为魅③,以张为狐焉。乃密召吏人执而鞭之,张亦未寤④,骂仍恣肆⑤。击之困极⑥,方问何人,辄⑦此诟骂。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回耳。全节令方知其误,置之馆,给医药焉。张之僮夜亡至临济,告回。回大怒,遣人吏数百,将袭全节而击令。令惧,闭门守之。回遂至郡诉之,太守召令责之,怒其误也。使出钱二十万遗张长史以和之。回乃迎至县,张喜回之报复。卒不言其薄女,遂归。

注释:①薄:待人不好  ②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③为魅:作怪   ④寤:通“悟”,醒悟  ⑤恣肆:放纵,无所顾忌 ⑥困极:疲乏 ⑦ 辄:肆意妄为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的意思。(4分)

往临济辱之                ⑵自门窥之          

⑶见一老父诟骂不                ⑷乃密召吏人执而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回耳。

小题3:文中的“糊涂官”指的是谁?请简要说出依据。(3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哪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以上文字主要写了玩耍和________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氛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和_______。

2、下面四项中,最能表现先生“严而不厉”性格的是[ ]

      A、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B、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C、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D、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3、有人对“低下去,静下去”这六个字,加了圆点,并且从不同角度加以批注,其中最合理的一句是[ ]

      A、不写成“静下去,低下去”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记叙合理,符合声音的变化实际。

      B、不写成“低了,静了”,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体察入微,呈现声音的变化动态。

      C、不写成“不明显,听不清”,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照顾周到,表明并非被先生的读书声压低、吞没。

      D、不写成“放小,变静”,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用词讲究,暗示并非被先生的读书声吸引而放小音量或停止读书。

4、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而先生读的文字加了标点符号,这是因为[ ]

      A、学生读的文字是间接引用,而先生读的文字是直接引用。

      B、学生读得快,先生读得慢。

      C、学生是放开喉咙读,先生是大声朗读。

      D、学生没读懂,先生读得懂。

5、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上文对先生进行了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

      B、字里行间,表现了对封建教育的不满。

      C、“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这句话表明少年鲁迅天资聪颖,对先生所读文章的妙处心领神会。

      D、段末“拗”字生动描写了先生读书无限陶醉的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