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B.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醉酒的人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D.又聋又哑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刑事责任的承担。决定和影响自然人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有年龄、精神状态等。成年人,如果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选项AB说法都是错误的。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选项D错误。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当前,发展新经济,即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世纪之交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我国了解得比较多了,就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通过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转向。那么,什么是循环经济呢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它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

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对“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经济

B.循环经济是融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废弃物为一体的经济

C.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一种经济活动

D.循环经济是知识经济之外的另一种新经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