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马克思说:“法律只是在自由的无意识的自然规律变成有意识的国家法律时,才成为真正的法律。哪里法律成为实际的法律,即成为自由的存在,哪里法律就成为人的实际的自由存在。”这句话说明:( )。

A.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B.自由是衡量国家的法律是否是“真正的法律”的评价标准

C.法律必须确认、尊重、维护人的自由权利

D.就法的本质来说,它以“自由”为最高的价值目标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考点] 法与自由的关系
[详解] 本题通过引用马克思的一句话考查法与自由的关系,四个选项在内容表述上都是正确的,但是本题重在考查马克思的话与选项的相干性。法与自由的关系,表现在法律是自由的保障、自由是评价法律的标准、法律必须保护人的自由权利三个方面。题干中所引马克思的话表明:法律欲成为“真正的法律”,必须符合自由的要求,故选B。

判断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予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1.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言而可以终身之者乎——行:做,实行

B.己所不欲,勿于人——施:施加

C.如有博施于民而能众——济:帮助,接济

D.士不可以不毅——弘:弘扬

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

②无求生害仁

③如有博施于民能济众

④任重道远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3.翻译下列各句。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孔子对子贡说的话,是有关“仁”的哪一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