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被告人某甲犯故意杀人罪、贪污罪,被A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分别判处死刑,决定执行死刑,在上诉期限内,某甲没有上诉,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对此案应当如何报请复核

A.报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即可

B.直接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C.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同意后再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D.故意杀人罪报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贪污罪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刑诉解释》第274条规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但依法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除外。具体到本题,被告人的故意杀人罪的核准权在高级人民法院,但是贪污罪的核准权在最高人民法院。《刑诉解释》第279条规定,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数罪中,如果有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或者共同犯罪案件部分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罪中有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必须将全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因此,本题中全案都应当上报到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0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因此,本题中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同意后再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由此,本案正确答案是C。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选文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文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暮冥冥_________________

     ②吾谁与_________________

     ③潭中鱼可百头___________

     ④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而长烟一空       ②异二者之为 

      B.①居庙堂高         ②乃记而去

      C.①喜洋洋者矣        ②真无马耶

      D.①不物喜          ②其境过清

3.下列有关两则选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甲的作者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选文乙的作者为唐代散文家。两人均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

      B.选文甲在文末点明抱负,直抒胸臆。选文乙则借景抒情,情在景中,含蓄深沉。

      C.在语言上两则选文长短句结合,句式错落有致,写景状物生动形象。

      D.在结构上文段甲生动写景,再精辟议论,点明主旨。选文乙则先分写游鱼、溪水、岸势,再渲染小潭的整体氛围,构思精巧。

4.翻译下面句子。

    ①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面对一派山光水色,两则选文的作者分别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更欣赏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