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在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有( )。

A.接受捐赠的收入

B.固定资产盘盈收入

C.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D.购买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答案

参考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中应税收入的项目。根据规定,企业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25分)

顽童的成长

①1939年,费因曼进入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深造。麻省理工是一所完全美国化的学院,学生不修边幅,学风自由散漫,但却充满了灵气;而普林斯顿则具有浓厚的美国传统,优雅而严谨。费因曼不喜欢繁文缛节,不过,普林斯顿有些地方很合他的胃口。学校规定晚餐时,学生必须穿上统一的又宽又大的长袍,费因曼很快发现了它的好处,每次打完球回来,大家不用洗澡换衣服,套上长袍就直奔餐厅,从而省了不少麻烦,费因曼觉得穿这样的长袍太方便了。

②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都有回旋加速器。麻省理工的回旋加速器放在一间洁净的房间里,控制室则在另一间房间,那里一尘不染,学生一般是不能接触这台机器的。而普林斯顿的那台回旋加速器,则放在一幢陈旧的大楼的地下室,房间里爬满了电线,许多开关悬在电线上,冷却水从水阀不住地滴出来,各式各样的工具扔得到处都是,世界上没有比它更乱的实验室了。费因曼面对这“一团糟”的实验环境兴奋不已,这里表面上看乱糟糟的,但正说明这台仪器是科学家们自己亲手安装的,每个人都知道这部机器的来龙去脉和每一部分的功能,普林斯顿之所以出了那么多的研究成果,正是因为科学家们真正在使用这台仪器,而不是把这台昂贵的机器做摆设。

③费因曼的导师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约翰。惠勒。在惠勒的指导下,他开始致力于解决如何消除量子电动力学中诸如电子自能等困扰物理学的老大难问题。他的想法是:一个电子对附近的电子作用,使他们产生效应,这才是辐射反应力的来源。为此,他试图用超距作用来避免自由场,并且使用推迟势和超前势的叠加来建立新的模型。费因曼的这套想法虽然和标准的量子力学理论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它却有可能解决古典物理中电子自我作用这一困难,从而展出一套量子理论表达的新形式。

④惠勒觉得费因曼的想法很有创意,因此建议他就这个问题做一次学术报告。尽管这是费因曼生平第一次做学术报告,他仍然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主持报告会的维格纳教授,他才感到了紧张。维格纳教授告诉他,罗素将来参加研讨会。罗素的大名把费因曼吓了一跳。维格纳接着说:“我想冯。诺伊曼教授也会有兴趣的。”诺伊曼教授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数学家,,费因曼吓得脸都黄了。维格纳接着又说:“爱因斯坦很少参加我们地研讨会,可是你这个题目太有趣了,因此他也会来。”费因曼这时已是面无人色了。不过,等到真的上了讲台,费因曼却一点也不紧张了,只要一思考物理问题,他就会全神贯注与要说明的问题上,一切杂念都会飞到九霄云外,下面的听众是谁对他来说根本无所谓了。

⑤1941年12月,美国卷入世界大战,从而暂时中断了费因曼的研究工作。军队到普林斯顿校园招聘科学家,特别声明要物理学家。军队招聘物理学家的消息,使费因曼十分兴奋,也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他毅然放弃了到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的机会,参加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在洛斯阿拉莫斯,科学大师云集,而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费因曼只是个无名小卒,但他以大胆和敢提反对意见而著称。费因曼的顶头上司、理论物理部的主管是大名鼎鼎的汉斯。贝特,但和这样的人物谈论问题,费因曼也毫无顾忌地与之展开争论甚至争吵。与读书的时候一样,费因曼只要一谈物理问题,就会全用:“不,你错了”、“你简直疯了”之类的话去刺激对方。费因曼不怕大人物,不怕权威,而许多大人物也因此愿意接近他。一天,尼尔斯。波尔来到了洛斯阿拉莫斯。波尔在接见那些大人物之前,先找来费因曼讨论问题。因为老波尔知道这些大人物个个都怕他,只有费因曼会指出他的想法中的谬误,因此讨论问题时,单找那些只会说“是,波尔博士”的人是不行的,而应该先听听那些会说“你疯了”之类的小伙子的意见。

(摘编自《犹太名人传•科学家传》)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地两项是(5分)( )

A.费因曼就学于普林斯顿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由顽童逐渐成长为一位令人赏识的科学家。

B.文中写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大学对回旋加速器实验室的不同设置与管理,目的在于突出两校迥异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C.费因曼致力于决如何消除电子自能等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构想,建立了新的理论模型,其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意义。

D.一谈到物理问题费因曼就会用话语去刺激对方,但许多大人物却愿意与他交流讨论,因为他能给对方学术帮助。E.本文先写费因曼求学的一段经历,再写参加工作的后的一个片段,选材集中、丰富,富有典型意义和感染力。

小题2:第④段对费因曼进行了哪些神态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费因曼的成长得益于哪些有利因素?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费因曼是一位具有什么个性特征的科学家?从他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8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 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零。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欧阳修《秋声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雨骤至骤,突然

B.天高日晶晶:亮

C.盖夫秋之为状也状:情状

D.亦何恨乎秋声恨:遗憾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草拂之而色变危而不持

B.忧其智之所不能邻国之民不加少

C.奈何以非金石之质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D.黟然黑者为星星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小题3: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春生秋实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去今之墓而葬焉

C.襟三江而带五湖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作者借助想象和比喻等手法,把无形无色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让读者感到秋声盈耳;接着从虚到实,分别描写了“秋色、秋容、秋气、秋意”来烘托“秋声”的特殊情调。

B.本文采用对话体来写,其实也是便于抒发作者对秋声和人生的独特的感受。童子的单纯和无忧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主人秋思的纷繁复杂。

C.文章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天象、训诂等方面对秋作了独特的思考,让读者更加理性地认识到秋背后的深层的文化意蕴。

D.作者将无情的草木和有灵的人类作对比,其实是为了体现出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得多的主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历宦海沉浮的作者所产生的一种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谓天地之意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                       

(2)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