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论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

度,并成为以后秦汉时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源。此后中国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开

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

报箱。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忽必烈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

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些制度虽有一时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

慑力。

——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难以保持持久威慑力的主要制度

原因。(5分)

材料二 一年来,我们的党乘着革命的高潮,有突飞的发展,这自然是一件可喜的现象。但同时投机腐败

分子之混入,也恐是一件难免的事……此种分子近来各地均有发现,大会为此决议特别训令各级党部,迅

速审查所属同志,如有此类行为者,务须不容情地洗刷出党,不可令留存党中,使党腐化,且败坏党在群

众中的威望。

——摘自1926年8用4日中央扩大会议通告——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共颁布《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通告的背景。(3分)

材料三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 * * 向全党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的思想。“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他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党的地位变化说明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2分)

材料三 我国法学家代表在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 * * 败的国际合作”专题研讨会上表示,为严厉打击腐败现象,中国从立法、司法、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不但修改、完善了有关腐败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立法,在中国检察机关专门设立了负责立案侦查、起诉涉嫌腐败犯罪案件的反贪污贿赂局,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还专门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中国的 * * 败斗争已取得明显成效。

——节选自襄阳党建网(2005年9月)

(4)依据材料三,分析新时期廉政建设的新特点。(3分)结合材料,概括党在 * * 倡廉方面的主要经验。(2分)   

答案

(1)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3分)

原因: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2分)

(2)国共合作,北伐胜利进军,随着党员队伍扩大,为纯洁党的队伍树立党的威信,发此通告。(3分)

(3)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党即将成为执政党。(2分)

(4)加强国际合作;完善法制建设;加强机构建设。(3分)始终坚持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不断完善法规和制度。(2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赋分。)

题目分析:(1)第一小问考查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能力:“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监察制度建立早;“中国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 法规不断完善。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但目的是为专制皇权服务。

(2)依据材料可知,该公告发布于1926年8用4日,当时正值北伐战争期间,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中共队伍壮大,“但同时投机腐败分子之混入,也恐是一件难免的事……此种分子使党腐化,且败坏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为纯洁党的队伍,树立党的威信,发此通告。

(3)注意题干要求“从党的地位变化说明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1949年3月,此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

(4)依据材料三,分析新时期廉政建设的新特点:“为严厉打击腐败现象,中国从立法、司法、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加强立法工作;司法方面,成立反贪污贿赂局,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还专门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加强国际合作。第二小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考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新时期的法治建设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