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包豪斯”的有关论述( )是正确的。

A.“包豪斯”是英语的音译
B.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C.注重建筑物的装饰
D.常采用对称式构图法则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包豪斯”是德文Bauhaus的音译。最初为“魏玛公立建筑学院”,后迁至德绍改名为“德绍设计学院”。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包豪斯校舍具有以下特点: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采用灵活的布局方式;按照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特点进行设计;采用新的手法取得简洁的建筑艺术效果等。

单项选择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春秋”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徐文在《文史哲》第三期著文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由战国时人命名的,确立于西汉。 春秋以前是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来命名时代的,战国人继续使用前人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名称,但其历史年代学的观点略有变化,在命名新的历史时代时有了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自周王室东迁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的战争不休,周王室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还常有求于大国。显然,仍以族、地、王朝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已失去意义。另一方面,战国是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时代,战国人发展了春秋时已有的“天命靡常”的观点,命名当世为“战国”;又根据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各国国史均名曰《春秋》,称这段历史时期为“春秋”。西汉时,人们继承了战国时人对春秋时代的称谓。 至于说“春秋时代是由鲁国国史《春秋》得名”的看法,徐文商榷说:鲁史《春秋》被拔高到经典的地位,是汉以后儒学作为官学后的事,战国时人未必肯把它奉为经典;鲁国当时并非大国,地位衰微;再者,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众多的《春秋》还会大量保存的,否则墨子何以会说“吾见百国《春秋》” 可见,战国人是不会以鲁《春秋》来命名这一时代的。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夏、商、周三代的名称,是由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命名的

B.“春秋”这一时代称谓始于战国,两汉时人们继承了这一称谓

C.“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以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作为历史背景的

D.产生于战国的“天命靡常”的观点,是“战国”时代得名的依据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