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甲国人乙,在丙国劫持了一民用飞机到了丁国。丙国申请将乙引渡。下列有关引渡叙述正确的是:

A.丁国根据本国法律认为乙属于政治犯,根据政治犯不引渡的原则,虽然乙有劫机行为 也不应该引渡

B.设后来乙又设法回到了甲国,丙国申请甲国引渡乙,甲国可以拒绝

C.即使丙国与丁国之间没有引渡条约,丁国也有义务将乙引渡

D.丙国以劫机罪申请引渡,设丁国将乙引渡给丙国,丙国法院在审理过程当中发现乙在丙国境内还有其他抢劫行为,于是决定对这些罪行一起进行审判和处罚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考点] 引渡
引渡是指一国将处于本国境内的被外国指控为犯罪或者已经判刑的人,应该外国的请求,送交该外国审判或者处罚的一种国际司法协助行为。国家没有一般的引渡义务,引渡需要根据有关的引渡条约进行。而且,根据目前三大反劫机公约——《东京公约》、《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对劫机犯实行“或起诉或引渡”的管辖原则,即劫机犯不属于强制引渡的罪行,嫌犯控制国可以引渡也可以自己审理。一般各国都有权拒绝引渡本国公民。对于可引渡的罪行,一般都采用“双重犯罪原则”和“政治犯不引渡”的原则。被请求引渡人的行为必须是请求国和被请求国的法律都认定的犯罪。对于政治犯不引渡的原则,实践中,判断被请求人是否为政治犯罪的决定权属于被请求国,但是一些特定的行为根据国际法规定不应当视为政治犯罪,如战争罪、种族灭绝罪行、非法劫持航空器。引渡还应当注意的是“罪名特定原则”,即请求同只能对被引渡人就其请求引渡的特定罪行进行审判和处罚,如果要以其他罪名进行审判或转引渡则应当经过原引出国的同意。

选择题

小明发现一种淡黄色的粉末可以用于杀菌、消毒和漂白,于是想探究该固体的成分。

【提出问题】 该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单质,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2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

方案二:在燃烧匙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比较以上两方案,你认为的最佳方案是  ,理由是(从环保或操作角度分析)    

【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

小明向盛有少量该固体的试管中加入2mL水,立刻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并且验证出该反应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通过实验验证,确定该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

小明想对生成的气体成分判断,他提出了以下两种假设:①该气体是CO  ②该气体是O2

你认为上述假设哪个更合理          (填“①”或“②”)。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合理假设(写出简要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计算】在过氧化钠(Na2O2)中,

①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过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③ 过氧化钠中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④78克过氧化钠与多少克二氧化碳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列式计算)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