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资本主义生产中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质,这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的要素和条件,包括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前者是人的要素,后者是物的要素。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都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生产出商品的过程,社会分配关系的本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是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产品分配的方式,在资本主义所有制中,不同资本家集团分别占有土地、技术及其他形式的资本,资本家正是凭借着对这些生产要素的占有而参与分配的。但实际上技术、土地、资本本身只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条件,它们是通过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将其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只有工人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资本主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分配方式中越来越重要,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只有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法性,允许生产素要所有者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投入从劳动的价值中分配到一定的收入,才能鼓励生产要素有效合理的使用,从而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其次,党的十六大提出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我国政府在市场经济改革中,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保护通过资本投入、风险投入、技术转让、信息服务等形式获得的收入,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推进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大大地发展了我国的生产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再次,我国已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未来必然出现投资多样化、经济形式多样化,国内外多种生产要素将在更大范围内参与我国的建设,只有面对现实,鼓励和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才能吸引更多的外资,激发国内的投资,解决我国资金不足的矛盾,实现生产要素与劳动力的合理结合,大胆地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取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问答题 简答题

2006年3月20日,上海的甲公司与北京的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约定: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1000吨化工原料,总价款为200万元;乙公司在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交货,甲公司在验货后7日内付款。双方没有明确约定履行地点。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以其办公用房作抵押向丙银行借款200万元,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由于办公用房的价值仅为100万元,甲公司又请求丁公司为该笔借款提供了保证担保。丙银行与丁公司的保证合同没有约定保证方式及保证范围,但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限至借款本息还清时为止。

4月10日,乙公司准备通过铁路运输部门发货时,甲公司的竞争对手告知乙公司,甲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将要破产。

乙公司随即暂停了货物发运,并电告甲公司暂停发货的原因,要求甲公司提供担保。甲公司告知乙公司:本公司经营正常,货款已经备齐,乙公司应尽快履行合同,否则将追究违约责任。但乙公司坚持要求甲公司提供担保。甲公司急需这批货物,只好按照乙公司的要求,提供了银行保函。5月25日,乙公司收到银行保函,当日向铁路运输部门支付了运费并发货。货物在运输途中,遇泥石流灾害全部灭失。

借款合同到期后,甲公司没有偿还丙银行的借款本息。

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丁公司应当承担连带保证责任还是一般保证责任?并说明理由。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