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从西汉武帝元光元年起,郡国每年都要向上推举孝廉;三公、九卿或列侯也都有权向皇帝推选人才。察举的对象,多为……精通经学的儒生和有德行的处士。东汉时,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用私,背实趋华”。 ……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东汉时“选士而论族姓” ……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材料三  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文选集》

材料四  全党全国人民要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各项战略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开创我国人才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 * * 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摘自人民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两汉的选官制度和用人的主要标准分别是什么?(6分)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3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4分)

答案

(1)察举制。(2分)西汉以德才为主,(2分)东汉逐渐发展为注重门第。(2分)

(2)魏晋时期中正官在选拔官员时会徇私舞弊,难以选拔真正有用人才,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3分)

(3)科举制取代荐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3分)

(4)选官制度会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往往会影响到国家的治乱兴衰。(4分)

题目分析:(1)依据材料一中的“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察举的对象,多为……精通经学的儒生和有德行的处士”“朋党用私,背实趋华”“ ……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东汉时“选士而论族姓”等信息可判断两汉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主要标准分别是西汉以德才为主,东汉逐渐发展为注重门第。

(2)依据材料二中“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主要观点是魏晋时期中正官在选拔官员时会徇私舞弊,难以选拔真正有用人才,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

(3)依据材料“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弄清其中的意思,可知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是科举制取代荐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

(4)阅读材料四可知其中主要论述了教育和人才选拔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再结合上述几段材料关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可得出认识:选官制度会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往往会影响到国家的治乱兴衰。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