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7日,××公司总裁在新华社的一次年会上宣读了《争做中国第一纳税人》的报告。他预测,该公司的发展速度是2000%,到2007年的增长速度为200%,2008年为100%,2009年为.50%。20世纪末,就可以完成900亿元到1000亿元的产值,成为中国第一纳税人。他说:“中国500强企业中,最大的企业是大庆,它现在的产值有346亿元,我们在5年至6年的时间内超过它是大有希望的。”其勃勃雄心溢于言表,颇有当年“超英赶美”的气势。
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该公司制定了2005年奋斗目标,开辟了“第二战场”,向医疗电子、精细化工、生物工程、物理电子及化妆品等行业渗透,进行一场多元化的“产业革命”,后来又计划再上一个饮料厂。该总裁说:“我们研制成功的一个饮料产品,就连现在世界的名牌产品可口可乐也是没法与我们相比的,我们准备立即注册专利,将来与可口可乐比高低,去占领国际市场。”
当然,更让总裁激动的想法是,公司即将建成一个“日不落”的生物工程王国,在20世纪将人类寿命延长10岁。为了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公司在2007年兼并了20多家制药厂,为此公司扩资5亿元。在激隋之中,该公司尝试了产品多元化经营和产权经营。结果与预期相差很远,多元化只有化妆品上了规模,而产业兼并则让公司背上了大包袱。
当企业进入产权经营阶段,企业发展战略决策显得越来越重要。个人决策的非理性因素可能导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加强市场需求预测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我国企业在市场需求预测问题上的认识误区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我国企业在市场需求预测问题上的认识主要是对其作用有或者夸大,或者认为没有什么作用;缺乏理性、科学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