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供养”,通常是指亲属之间有经济能力、生活能够自立的人,对那些无经济能力、生活不能自立的人,予以经济上的供给和生活上的照料。供养关系把那些由婚姻纽带和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人,又用经济纽带联结在一起,使家庭成为一个社会实体。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
A.“供养”是指对丧失经济能力、生活自立能力的亲属给予经济上的供给和生活上的照料
B.“供养”就是指家庭中幼辈对长辈的赡养
C.是供养关系把亲属用经济纽带联系起来
D.“供养”就是指家庭中年长者为年幼者提供经济供给和生活照料的义务
参考答案:C
解析: 由文段中对“供养”的定义可知,提供供养的一方是“有经济能力、生活能够自立的人”,而接受供养的一方是“无经济能力、生活不能自立的人”,可见供养并非幼辈对长辈的赡养,也并非年长者对年幼者的供给和照料,故B、D两项错误。本题的干扰项是A项,文段中“无经济能力”并不表示“丧失经济能力”,举例来说,小孩“无经济能力”,但并不是“丧失经济能力”,故A项错误。本题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