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段式存储管理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一系列要求,在下面的四个选项中,不属于这一系列要求的是______。
A.方便操作
B.方便编程
C.分段共享和分段保护
D.动态链接和动态增长
参考答案:A
解析:[分析]
段式存储管理方式的引入,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程序员)在编程和使用上多方面的要求,其中有些要求是其他几种存储管理方式所难以满足的。正因如此,这种存储管理方式已成为当今所有存储管理方式的基础,许多高级语言的统计程序,也都支持段式存储管理方式。
引入段式存储管理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下述的一系列要求。
(1) 方便编程。通常,一个作业是由若干个自然段组成的。因而,要把自己的作业按照逻辑关系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都有自己的名字和长度;要访问的编辑地址是段名(段号)和段内偏移量(由段内地址决定);每个段都从0开始编址。这样,用户程序在执行中可使用段名和段内地址进行访问。
(2) 分段共享。通常,在实现程序和数据的共享时,是以信息的逻辑单位为基础的,例如,共享某个例程和函数。但在分页系统中的每一页都只是存放信息的物理单位,其本身并无完整的意义,不便于实现信息共享;而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由此可知,为了实现段的共享,也要使存储管理能与用户程序分段的组织方式相适应。
(3) 分段保护。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为了防止其他程序对某程序在内存中的数据进行破坏,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对内存中信息的保护,同样是对信息的逻辑单位进行保护。因此,采用分段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对于实现保护功能更方便。
(4) 动态链接。通常,用户源程序经过编译后所形成的若干个目标程序,还需经过链接,形成可执行程序后在方能执行。这种在装入时运行的链接称为静态链接。动态链接是指在作业运行之前,不把几个目标程序段链接起来。作业在运行之前先将主程序所对应的目标程序装入内存并启动运行,当运行过程中又需要调用某段时,才将该段(目标程序)调入内存并进行链接。可见,动态链接也是要求以段作为管理单位的。
(5) 动态增长。在实际使用中,有些段特别是数据段会不断的增长,而事先又无法确切的知道数据段会增长到多大,这种动态增长的情况是其他集中存储管理方式都难于应付的,而段式存储管理方式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