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被告人宋某犯贪污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未对一审判决提起抗诉。在此案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过程中,高级人民法院发现下列情形,应当如何处理:

A.对于本案,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最终核准

B.如果认为一审认定事实清楚,但宋某不应当被判处死刑,应当依法改判

C.如果认为一审认定事实清楚,但宋某应当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应当作出核准决定

D.如果认为一审认定事实清楚,但宋某应当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应当提审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答案

参考答案:B,C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六机关规定》)第47条:"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的决定,不能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刑诉解释》第278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应当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高级人民法院对于报请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 同意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应当裁定予以核准;   (二) 如果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裁定发回重新审判;   (三) 认为原判过重的,应当依法改判。   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不得以提高审级等方式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由此,BC项是正确的。

综合题

(27分)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黄炎培也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逐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 * *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 3月)

材料三  如图,1952一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 l952年=100)

(图表说明:横轴为年份,以1952年为起点,1965年为终点;纵轴为国民生产总值指数)

——摘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四  邓 * * 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制定的。”

——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l)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4分)

(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基本内涵。(2分)

(3)据材料三,概括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4分),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10分)。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4分)

(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 * * 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3 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