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请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挟天子以令诸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卫鞅”指谁?(1分)请说出卫鞅变法的主要内容?(5分)你能简单评价卫鞅变法是成功的吗?(2分)卫鞅变法给我们有什么启示?(2分)

(2)材料二是谁为哪位国君提出的称霸谋略?(4分)此位国君称霸的标志是什么?(2分)是春秋时期第几位霸主?(2分)

答案

(1)指商鞅;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治。

评价商鞅变法:使国富兵强,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启示:只有不断进行变革,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言之有理就行)

(2)管仲 、齐桓公;葵丘会盟;春秋首霸。

题目分析:(1)材料一中的“卫鞅”指商鞅,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治。评价商鞅变法:使国富兵强,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启示:只有不断进行变革,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2)材料二是管仲为齐桓公提出的称霸谋略;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葵丘会盟,他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点评:关于商鞅变法,学生还要知道改革时的秦国国君是秦孝公,时间是公元356年。奖励生产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秦国的富强;奖励军功能够提高秦国军队的战斗力;承认土地私有,有利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推行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度量衡能够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学生还要知道,商鞅虽然最终遭到车裂之刑,但改革还是成功的,因为这场改革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关于齐桓公称霸,学生还要知道,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很快实现了齐国的富强;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从商鞅变法及管仲改革,学生还应认识到改革是强国之路,要坚持改革开放。

多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