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污名化: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动态过程,它是将群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特征,成为在本质意义上与群体特征对应的指称物,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强势且不具污名的一方最常采用的一种策略,即“贴标签”。
下列现象不属于污名化现象的是()。

A.某市治安日益恶化,市民都抱怨是农民工流人城市的恶果

B.杭州出生的魏某鄙视农村来的姜某,认为他邋遢土气,没文化

C.某餐馆打出招聘广告:“本餐馆招收服务员一名,××省的人一概不考虑”

D.在旧上海,苏北人被视为懒惰的群体,被排除在上海人通婚圈之外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由定义,污名化是对某一群体的偏见和刻板印象,B项是对某一个人的印象。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7分)

材料一

“美国国民,为建设更完美之合众国,……并谋今后国民永久乐享自由之幸福起见,爰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如下:

第一条第一项: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第二项: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第三项:合众国参议院由各州州议会选出参议员二人组成之。……

第二条第一项:行 * * 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

第三条第一项: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约法特别规定责任内阁制,内阁 * * 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 * 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发布命令必须由内阁 * * 副署才能生效。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

材料三

美国宪法不仅确立了一系列宪政原则,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种妥协精神,达成了各阶层共享 * * 的约定。宪法不仅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且在实施中也变成了一种妥协的机制。这种在确定原则框架内反复发生的妥协,构成了美国宪政的突出特点,也使它能够适应复杂多样、变化不定的社会形势。正因为如此,美国宪法具有了恒久的魅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两部宪法的主要相同点。(9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两部宪法制定的直接原因有何不同?在政体上有何差异? (10分)

(3)除上述不同之外,从材料一、二中你还可找出什么不同点?(6分)中国《临时约法》是以美国1787年宪法为模本而制订的,为何还会存在这些不同点?(4分)

(4)两部宪法的命运怎样?材料三认为美国宪法最突出的魅力是什么? (8分)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