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某企业制造费用中的电力费用与机器人工密切相关,机器设备的正常生产能力为1000万小时,此时也为最大生产能力。当生产能力利用程度为70%时,电力费用总额为1200万元,每月的固定电力费用500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单位机器工时的变动电力费用为1元/小时

B.当生产能力为90%时,电力费用总额为1400万元

C.如果需要机器工时1100小时,则电力费用总额为1600万元

D.当生产能力为50%时,单位机器工时承担的电力费用2元/小时

答案

参考答案:A,B,D

解析: 当生产能力利用程度为70%时,机器设备的工时=1000×70%=700万小时,变动电力费用总额=1200-500=700(万元),则单位机器工时的变动电力费用为700/700=1(元/小时),所以选项A正确;当生产能力为90%时,电力费用总额=1×1000×90%+500=1400(万元),所以选项B正确;由于最大生产能力是1000小时,因此如果需要机器工时超过1000小时,还需要增加设备,此时各个数据就会发生变化,不再适用该模型,所以选项C不正确;则当生产能力为50%时,单位机器工时承担的电力费用=1+500/500=2(元/小时),所以选项D正确。

填空题

下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试填空。

(1)写出上表中元素I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价层电子排布图:                                                          

元素C、D、E、F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元素A分别与C、D、E形成最简单的常见化合物分子甲、乙和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有       

A.甲、乙和丙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别为正四面体形、三角锥形、V形

B.甲、乙和丙分子中,中心原子均采取sp3的杂化方式

C.三种分子中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D.甲、乙和丙分子均为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3)由元素J、C、E组成一种化学式为J(CE)5的配位化合物,该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 ℃,沸点为103 ℃,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

①该化合物的晶体类型为       

②该化合物的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范德华力

E.氢键

F.配位键

③根据共价键理论和等电子体理论分析,CE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       

(4)在测定A与F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得的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                                               

(5)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表中元素G与元素B,原因是                                                            

单项选择题 A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