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材料二 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两个时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文化交流,有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等国的文化侵略,应该抵制;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被侵略国家应当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国文化。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

(2)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

(3)第二种说法;看法:资本主义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被侵略国家要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交流中充实和发展自己。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