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寇志》:《红楼梦》
A.《柳毅传》:《醒世恒言》
B.《封神演义》:《二刻拍案惊奇》
C.《长恨歌》:《天净沙•秋思》
D.《两都赋》:《蒿里行》
参考答案:B
解析: 题干中给出的规律是两部作品均产于同一朝代,选项中符合的是B项,两部作品都产生于明朝。A项中《抑毅传》产于唐代,《醒世恒言》产于明代;C项中《长恨歌》产于唐代,《天净沙•秋思》产于元代;D项中《两都赋》产于汉代,《蒿里行》产于曹魏时期。
《荡寇志》:《红楼梦》
A.《柳毅传》:《醒世恒言》
B.《封神演义》:《二刻拍案惊奇》
C.《长恨歌》:《天净沙•秋思》
D.《两都赋》:《蒿里行》
参考答案:B
解析: 题干中给出的规律是两部作品均产于同一朝代,选项中符合的是B项,两部作品都产生于明朝。A项中《抑毅传》产于唐代,《醒世恒言》产于明代;C项中《长恨歌》产于唐代,《天净沙•秋思》产于元代;D项中《两都赋》产于汉代,《蒿里行》产于曹魏时期。
某小组同学将甲、乙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按图A所示接在可调节电压的电源两端,闭合电键,发现甲灯比乙灯亮;接着,又将它们按图B所示连接,闭合电键,却发现乙灯比甲灯亮。为了探究灯泡发光时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分别测出两次实验中每个小灯的电流、电压值,并记录小灯的亮暗程度(用*表示,*越多表示灯越亮,*数相等表示小灯亮暗程度相同),实验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 表二 | |||||||
小灯 | 电压/伏 | 电流/安 | 亮暗程度 | 小灯 | 电压/伏 | 电流/安 | 亮暗程度 | |
甲 | 2 | 0.18 | *** | 甲 | 1.5 | 0.16 | ** | |
乙 | 1 | 0.18 | * | 乙 | 1.5 | 0.24 | *** |
①对上述电路和表格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表一中的实验数据是该小组同学根据图
(选填“A”或“B”)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测得的。
②分析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现象,可以得出: 。
③分析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现象,可以得出: 。
④为了进一步探究,他们又选用丙和丁两个小灯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数据分别如表三、表四所示。
表三 | 表四 | |||||||
小灯 | 电压/伏 | 电流/安 | 亮暗程度 | 小灯 | 电压/伏 | 电流/安 | 亮暗程度 | |
丙 | 1.2 | 0.2 | ** | 丙 | 2.5 | 0.32 | ***** | |
丁 | 1.8 | 0.2 | *** | 丁 | 2.5 | 0.24 | **** |
(a) ;
(b) 。
⑤由以上结论可以得出:小灯的亮暗程度是由小灯发光时的 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