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生只做一件事

池莉

①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在很长一个人生阶段里,我只长年岁不长心眼,想来真是痴长。

②先前,我外婆家屋后有一座大园子,园子里头长满花木蔬菜和中草药,芙蓉花、鸡冠花、桃树、垂柳、小白菜、香葱、车前草、鸡血藤等混长在一个园子,引得蜂来燕往蝶飞蚓爬,使儿时的我玩得十分着迷。

③当然,这种私家的园子后来很快就没有了,支援了国家建设。园子变成了一座丝织厂,

工厂的围墙抵在我家屋后,整日整夜哐当哐当地响,我不喜欢这声音。从此,我一直心怀渴望,非常非常想养花种草。渴望与日俱增,可多年来就偏是没有机会,既没有自己的住房也没有自己的一寸土地。

④十几年熬过去,去年分得一套公寓,奔到阳台上一看,发现竟然留了养花槽。这一高兴,头脑轰地发了热,不知不觉拿业余爱好当了正经事做。一连好些日,提只篮子和小桶,四处挖湖泥。在大大忙了一阵之后,花种上了,草也养上了,菜子也撒上了。然后,抱着肩来来回回欣赏,倒真有一种了却了某个夙愿的感觉。以后每逢出差或笔会,凡遇上奇花异草,都挺执著地弄点回来栽进盆里。家里厨房三天两头做鱼、肉,也常记得将洗鱼洗肉的水倒入花槽。

⑤可是到了秋季,结果并不理想。葡萄才结了几颗,花儿没开几朵,从庐山植物因特意带回的碗莲之类也都死了。怎么回事呢?为此,我特意找了《花经》来读,读着读着,心中渐亮。合上《花经》,扔下花铲,淡然一笑:我不再养花了。实际上,《花经》这本厚书我翻来覆去看的只是前面一节:序言。

⑥序言里简洁地记叙了本书作者之父黄岳渊先生的一段经历。黄岳渊先生在宣统元年的时候本是一名朝廷命官,斯时年将三十。有一日黄先生想:古人日三十而立,我该如何立人呢?他想,做官要应付人家,做商呢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得天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为人的根本,于是,黄先生毅然辞官隐退。他做什么呢?他购买田地十余亩(时田价每亩约二十金),渐扩充至百亩。黄先生从此聚精会神,抱瓮执锄,废寝忘食,盘桓灌溉,甘为花木之保姆。果然,黄家花园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花异草奇,声名远扬。每逢花时,社会名流裙屐联翩,吟诗作赋。更有文人墨客指点花木,课睛话雨。众人深得启示:既混浊之世,百无一可,唯花木差可引为知已。

⑦据说当时的文坛名人周瘦鹃、郑逸梅等人皆为黄先生的花木挚友。黄先生养花养出了精神文明,养出了人间知已,养出了《花经》这等好书,恐怕这才叫养花种草!这才叫做了人生一件事!

⑧一件事要做好,岂能凭你心中有一点喜欢?有一点迷恋?三天浇点水,五天上点肥?   ⑨参少年狂妄,自以为聪明。把表面的一些由头借来,实际标榜自己为至情至性之人。这也做做,那也试试,好听人评价个多才多艺。近年来国家大兴经济,文人纷纷“下海”,我也曾与人发议论说作家的智商是足够经商的。最近由读《花经》而获顿悟: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政客们终身搞阴谋,商人们终身搞欺骗,情种终身搞爱情(比如贾宝玉),黄岳渊先生终身搞花草。一生的时间并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要搞好一件事实在不容易。用去一生,搞好了一件事,那也就够可以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

⑩总之,我是不敢再说文人经商之类的话了,也不敢再狂热地养花弄草。就连剪裁时装、

研究烹调之类的兴趣也淡了下来,兴致所至,偶尔为之,拿得起,放得下,决不长期牵肠挂肚。傻一点儿,笨一点儿,懒一点儿,冷一点儿,就做一件事——写作,我这一生。

小题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自己在很长一个人生阶段只长年岁不长心眼,是因为自己连养花种草都做不好。

B.外婆家后园的花红柳绿、虫鸣燕舞给儿时的“我”留下深深的印象,为“我”成年后的养花之渴望做了铺垫。

C.文章先从自己种花草的经历谈起,再对照黄岳渊种花草的故事,顿悟出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的道理,由事入理,说理既深刻又形象。

D.作者对种花草一事的感情变化经历了未种时的渴望、如愿后的高兴、秋收时的苦恼、彻悟后的淡然的过程。小题2:作者翻阅《花经》本是要寻找种花方法的,却转述了“序言”中黄岳渊先生的事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3:同样是在叙述,文中第⑥自然段与其它段落相比较,它们在语言表达上各显示出了哪些不同特点?请分别进行概括说明。(5分)

小题4:品读文中第⑨段里画线的句子,先简要解说作者所“顿悟”的“人的~生只能做一件事”的内涵,再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人生只做一件事”。(6分)

答案

小题1:A

小题2:作者将黄岳渊先生养花与自己养花对照,突出黄先生“养出了精神文明,养出了人间知己,养出了《花经》这等好书”,这才是一生做好了一件事(2分)。作者这样写,既解释了 “我不再养花”的原因,又为下文抒写“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感悟做了铺垫(2分)。(共4分)

小题3:第⑥自然段的语言表达特点:①语言凝炼(用了大量的四字句);②句式灵动(整句与散句结合);③概述简明(全段仅用二三百字,就把黄先生辞官种花的事叙述得清楚明了);④用语典雅(使用文言语句,富有文采)。(第一问任答其中三点即可,每点概括说明各1分,共3分)其它段落的语言表达特点:①质朴;②通俗;③自然;④口语化(因为其它段落中的叙述是作者在向读者或听众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感悟,所以更注重语言表达的质朴、通俗、自然和口语化,而第⑥自然段中的叙述语言则是作者在转述《花经》中的“序言”内容,所以更注重语言表达的简明、生动、典雅与书面用语)(第二问任答其中2点即可,2分)(本小题共5分)

小题4:解说内涵: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认准一件事并潜心去做,才有可能把一件事做成做好,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一问2分)

谈怎样做:一是要有具体目标(关键词是“做一件事”);二是要持之以恒(关键词是“一生”);三是要切实去做(关键词是“做”);四是要有所结果(关键句是“黄先生养花养出了精神文明,养出了人间知己,养出了《花经》这等好书,恐怕这才叫养花种草!这才叫做了人生一件事!”)(第二问4分,每点1分。如果此问只用文中的语句“傻一点儿,笨一点儿,懒一点儿,冷一点儿,就做一件事” 来作答, 最多给2分)(本题共6分)

小题1:(作者认为自己“只长年岁不长心眼”,是由于自己受不住诱惑,不能一生专注于写作这件事,而不是因为自己连养花种草都做不好)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略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2010年财务报表批准报出前,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于2011年对该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并要求甲公司会计部门更正。

(1)2010年2月1日,甲公司以1800万元的价格购入一项管理用无形资产,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该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5年,甲公司预计其在未来10年内会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甲公司计划在使用5年后出售该无形资产,8公司承诺5年后按126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无形资产。甲公司对该无形资产的购入以及该无形资产2010年2月至12月累计摊销,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1800

贷:银行存款1800

借:管理费用165

贷:累计摊销165

(2)2010年4月1日,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资产置换合同,将位于市中心的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办公楼与A公司在郊区的500亩土地使用权置换,投资性房地产的原值为20000万元;已计提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000万元,公允价值为25000万元,A公司土地使用权的公允价值为24000万元,甲公司收到补价1000万元。甲公司收到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入账,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30年,净残值为零。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假定税法处理与会计一致。甲公司2010年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无形资产18000

银行存款1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20000

借:管理费用(18000/30×9/12)450

贷:累计摊销450

(3)2010年4月2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债务重组协议,约定将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货款450万元转为对乙公司的投资。经股东大会批准,乙公司于4月30日完成股权登记手续。债务转为资本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20%的股权,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具有重大影响并且拟长期持有。该应收款项系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产品形成,至2010年4月30日甲公司未计提坏账准备。4月30日,乙公司2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360万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含甲公司债权转增资本增加的价值),除库存商品(账面价值为75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外,其他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均与账面价值相同。2010年5月至12月。乙公司净亏损为30万元,除所发生的30万元亏损外,未发生其他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甲公司取得投资时乙公司持有的该库存商品中至2010年年末已出售40%。税法规定.债务重组损失允许税前扣除。甲公司拟长期持有乙公司的股权。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30

营业外支出120

贷:应收账款450

借:投资收益6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6

(4)2010年6月18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管理用固定资产的销售合同,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公允价值为900万元,售价1000万元。同日,双方签订经营租赁协议,约定自2010年7月1日起,甲公司自丁公司所售商品租回供管理部门使用,租赁期2.5年,每年租金按市场价格确定为60万元,每半年支付30万元。甲公司于2010年6月28日收到丁公司支付的价款。当日,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手续办理完毕。税法规定,该业务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人当期损益。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800

贷:固定资产800

借:银行存款1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800营业外收入200

借:管理费用30

贷:银行存款30

(5)2010年7月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该批商品成本为120万元:商品已经发出,款项已经收到。协议约定,甲公司应于2011年3月1日将所售商品购回,回购价为216万元(不含增值税额)。税法上的处理与会计上的处理相一致。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234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借:主营业务成本120

贷:库存商品120

(6)2010年11月1日,甲公司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终止与D公司签订的厂房租赁合同。该厂房租赁合同于2007年12月31日签订。合同规定:甲公司从D公司租人一栋厂房,租赁期限为4年,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每年租金为120万元,租金按季在季度开始日支付;在租赁期间甲公司不能将厂房转租给其他单位使用;甲公司如提前解除合同,应支付50万元违约金。甲公司对解除该租赁合同的事项未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甲公司对上述事项经过复核后,作出如下处理:

(1)计提的摊销金额不正确,正确的是99万元[(1800—1260)/5/12×11]。所以调整分录为:

借:累计摊销66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165—99)66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6.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16.5

(2)由于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无形资产的人账价值应该按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并且需要确认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损益,所以调整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24000—18000)600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成本19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收入25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6000/30×9/12)150

贷:累计摊销15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146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6000—150)×25%]1462.5

(3)由于后续计量采用权益法,而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400万元(2000×20%),所以应该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调整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7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收入70

(4)对于售价和账面价值的差额不应该确认营业外收入,应该计人递延收益,并进行摊销,所以调整分录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收入200

贷:递延收益200

借:递延收益(200/2.5/2)4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4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00—40)×25%]4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40

(5)该事项不应该确认收入、结转成本。调整分录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收入200

贷:其他应付款200

借:发出商品12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成本12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财务费用(16/8×6)12

贷:其他应付款12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0—120+12)×25%]23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23

(6)由于需要提前解除合同,需要支付违约金,所以需要确认预计负债,调整分录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支出50

贷:预计负债5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0×25%)1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12.5

要求:

判断甲公司对上述事项的处理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并给出正确处理。(不考虑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分录)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