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字母abcd表示经纬度,且符合160°>a>b>c>d。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关于图示区域的判断正确的是( )(2分)
A、北半球 东半球 B、南半球 东半球
C、北半球 西半球 D、南半球 西半球
(2)为了预防森林火灾,在丁山主峰建有火情观察哨,不在观察范围内的点有( )(2分)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② ④
(3)河流的流向是 。(2分)
(4)从王村到余村欲修建一条公路,现有⑤和⑥两种方案供选择,你认为 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6分)
(5)甲乙两地最适合修建梯田的是 。理由是 。(6分)
小题1:A(2分)
小题2:D(2分)
小题3:自西北流向东南 (2分)
小题4:⑥ ⑥方案大体沿等高线延伸,沿线地形起伏较小,技术要求、工程量和造价较低;⑤方案穿过山体,需要打隧道,技术要求、工程量和造价较高。(6分)
小题5:乙 等高线较甲处稀疏,坡度较小;比甲处更接近水源;比甲处更接近村庄。(6分)
题目分析:
小题1:160°>a>b>c>d,判断自西向东,经度数增加,但经度数小于160°E,故判断位于东半球;向北纬度增大,判断为北半球。
小题2: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丁山与②④之间都有山峰阻隔,故不能观测到。
小题3:河流从高处向低处流,故判断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流。
小题4:山区公路建设应避开陡坡,沿等高线延伸,降低道路的坡度,工程量较小,且安全。
小题5:图示甲位于山峰,而乙位于地势较低的缓坡,故缓坡适宜建梯田,工程量较小,且靠近河流,利于用水。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应抓住图示的经纬度变化规律、等高线分布的局部地形等内容,调用课本关于等高线地形的基础性知识解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