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5题。

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报告表明,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计算机犯罪正呈上升趋势,并已给个人和企业造成了难以数计的损失。这种犯罪特别难对付,因为当黑客使用一些先进的手段入侵我们的计算机时,即使是我们精心挑选的口令也不能够保护我们的数字信息,更何况有时候人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帮助了黑客。由于错误地认为自己没有多少黑客想要的东西,多数人便没有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保护个人信息,随便而简单地用自己的出生日期作为银行账户的密码,给罪犯以可乘之机。美国信息安全公司在不久前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多数人都不知道设置一个不容易被破解的口令,该公司的市场部主任大卫•布莱克曼说:“黑客的工作非常具有逻辑性,一旦他们破解了一台计算机的口令,用它来兑换现金并不复杂,在互联网上就有能够推算出口令的软件。”

伦敦国际风险管理公司的数字犯罪专家内尔•巴雷特指出,黑客们经常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保密信息。他说:“坏人们入侵系统的手法通常是‘社交工程’。他们假扮成职员、供应商等,从管理员或是从技术人员那里套取密码或其他信息,甚至还可能扮成计算机维修人员来获取使用权限。”“社交工程”是黑客武器库中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它寻找和攻击的目标是计算机网络中最为薄弱的部分——人,虽然黑客们找的最终目标不是某个人,而是有漏洞的计算机。但计算机掌握在人的手里,掌握了人就不难掌握计算机,包括密码口令等。巴雷特还认为,随着企业和个人计算机防护措施的越来越完善,“社交工程”势必会成为计算机犯罪的主要工具。

如果黑客能够攻击你,病毒也会找上你的。据英国工业联合会估计,2001年,每350封电子邮件中就有一封带有病毒。仅仅是“红色代码”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就造成了26亿美元的损失。当人们刚刚认识到它的危害时,一些新的更加致命的病毒如“Nimda”和“红色代码”等混合型病毒紧接着又出现了。这些病毒的扩散性与黑客攻击技术结合在一起,真是令人防不胜防。此外,聪明的黑客还能秘密地在你的计算机里安装一个后门程序“特洛伊木马”。“特洛伊木马”不同于其他病毒,它能够在不被觉察的情况下潜伏在计算机里,监视并记录你对键盘的敲击等活动,还能将这些信息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传播。

随着时代的飞快发展,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是,黑客却如阳光下的阴影一样,纠缠着每一个需要光明的人。因此,我们需要阳光般的网络,我们更需要学会对付阳光下的阴影。

对“黑客却如阳光下的阴影一样,纠缠着每一个需要光明的人”这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网络空间畅游时,黑客如影随形,防不胜防

B.即使企业和个人的计算机系统起来越完善,也摆脱不了“社交工程”的攻击

C.黑客的工作非常具有逻辑性,其中“社交工程”是黑客武器库中最具有杀伤力的武器

D.当我们向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发送祝福的时候,邮件常常莫名地丢失或被篡改,使我们非常烦恼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A、B、D三项解说与句意吻合;C项的解说主要讲“黑客”的危害特点,与该句意意无关。

多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摞荒。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元补偿款。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万元。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但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经村委会协调,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收益3000元。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000元。

材料二:2003年、2007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

材料三:我国政府2008年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民生的分量越来越重。例如,在4万亿元政府投资计划中,28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4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1)结合材料一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材料,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为扩大内需提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