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市2010年1—5月份商品房销售均价分别为3120元/m2、3138元/m2、3210元/m2、3260元/m2、3310元/m2,则该市5月份商品房销售均价环比增长速度为( )。

A.0.97%
B.1.32%
C.1.53%
D.2.38%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其上一个时期水平之比,用于反映现象逐期发展变化的程度。该市第三季度商品房销售均价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上一个时期水平=3310÷3260×100%=101.53%。该市第三季度商品房销售均价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或100%)=101.53-100%=1.53%。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在“躲猫猫”“70码”“钓鱼执法”“邓玉娇”等重大事件的推动下,中国法制建设正艰难前行。

年初,涉嫌盗伐林木的犯罪嫌疑人李荞明在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非正常死亡,当地公安局通报的“躲猫猫”一词迅速凝结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动力,导致全国监狱的大整顿。

岁末,为阻挡强拆,成都妇女唐福珍自焚抗暴,该事件震动国务院,一部取代《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新法正在重重阻力中酝酿出台。

从李荞明到唐福珍,中国公民以惨重的代价暴露了制度的缺陷,可是,难道法制进程的推进,就一定需要个人付出这么沉重的代价?

“这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说。在他看来,如果真正从“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去从事法制建设,根本不会出现以老百姓的牺牲来推进法制进程的局面,“从中可以看出法制进程相当被动”。

材料二:如果说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立法使中国进入了“立法时代”;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提出司法公正、推进司法改革,中国的法制进程进入了“司法时代”;那么如今中国的法制进程进入了“执法时代”。

如何真正地执行法律成为一道重大命题。“一个良好的法律碰到一个执行不力、或者有意曲解、甚至不作为的执行机构,法的良好效应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国内知名评论家五岳散人这样总结.当今执法不力的深层次原因是利益。“在利益面前,地方政府的执行有时出现两个极端。”上海“钓鱼执法”案中,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利益不惜设“倒钩”引诱公民;而另一方面,像《劳动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因无法给地方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出现无人执行的尴尬局面,法律在某些地方政府面前成了一种摆设。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法制建设进程有何特点?要真正完善法制建设政府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什么问题?(8分)

(2)“以民为本”是我国传统的治国思想,为巩固 * * 统治者就要推行一些利民制度,请结合唐前期的史实加以说明。(6分)

(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在执法过程存在什么问题?建设法制社会,我们应该做到什么?(6分)

(4)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统治者历来都很重视,极力想协调二者关系。美国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何特点,积极意义是什么?(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