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4分)国防现代化与和平发展并不矛盾,强大的国防不仅可以保护国家安全,更是维护人类和平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宋代的创业之祖赵匡胤是军人出身,他没有打算重新分配农业田地;也没有设计征兵,宋朝可说是中国唯一以幕兵解决军事人员需要的主要朝代。赵匡胤登极之后,就在国都开封之城南开掘了一座人造湖(这开封也只为宋代国都,自后即未再为中国其他之主要朝代选作京城)。他并未经常地向部下训辞或者听儒臣讲解经史,倒是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人造湖上视察水师和陆战的演习。他也经常视察战舰制造。赵匡胤深悉军事上的力全需要经济力量的支撑,他决心在库房里积绢200万匹当作自己时政上的储蓄,以便和北边半汉化的朝代交兵。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宋大胆的试验〉》

材料二 日本侵台后(十九世纪70年代),李鸿幸曾经指出:“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密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挑衅,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也”。他同意加强海防,设立北、东、南三洋海军,这种把边防的重点从西北内陆边疆转移到东南海疆的举措,是封建国防观念向近代国防观念的一个重大转变。

——孙占元《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  17世纪的欧洲上空,弥漫着战争的乌云。海上有三次英荷战争,陆上有旷日持久并席卷欧洲大陆的“三十年战争”。出于对上述状况的考虑,荷兰学者格老秀斯提出国际法的设想。格老秀斯指出:国际法是支配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法律,其目的在于保障各国集体安全,限制掠夺战争的发生,减轻掠夺战争带来的痛苦;国际法应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由与会各国共同确定,一经确定,各国不论大小强弱,都必须服从国际法的约束,不得以国内法为借口违反国际法的规定;国际法的前提是国家主权,任何国家的主权不受别国的意志或法律的支配。格老秀斯还拟定了一些国际法的具体条文。如:参加战争应以正当理由宣战;交战双方均不得杀害平民、儿童等非作战人员、也不准抢掠他们的财产,不准杀害停止抵抗的战俘,保证交战双方外交人员的人身安全。格老秀斯被认为是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其主张被确立为欧美主导的国际法的基础。

——摘自于《国际法的渊源》

(1)根据材料一归纳赵匡胤在军事上的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内容和影响评述李鸿章国防思想与实践。 (8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8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案

(1)措施:①实行募兵制;

②加强军队的训练和战舰装备的制造;

③积蓄经济力量。(答对2点给4分)

(2)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李鸿章看到来自于外部威胁的加剧,意识到海防的重要性。(2分)

内容措施: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海防,筹建三支海军(尤其是北洋舰队)。(2分)

影响:推动清政府国防观念的有力改变;促进了清朝军队的近代化;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有海无防”的被动局面,也没有实现洋务运动“自强”的目标。(答对2点给4分)

(3)观点:反对掠夺战争,拥护世界和平;国际法权威不容侵犯(国际法高于国内法);各国主权平等(国家主权不可侵犯);保护人的生存权;保护私有财产。(答对2点给4分)

原因: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和相互争夺的矛盾激化,各国间争霸战争带来极大灾难;(2分)欧洲人文精神(对人生存和价值的认同)、国家主权意识和民族意识不断增强。(2分)

(4)要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防建设,维护海洋权益和国家安全;要遵守国际法准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4分)

题目分析:

(1)本小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此类归纳性设问要注意划分材料层次。材料一共包括5句话,可分为3个层次。第1句,可概括为推行募兵制;第2-4句,反映出赵匡胤对军队训练和装备生产的重视;第5句,可概括为积蓄经济力量以应对可能的战争。

(2)筹划海防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洋务运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进行的,材料体现的背景还有日本侵台的刺激。材料的中间部分反映了内容,即筹建三支海军。“把边防的重点从西北内陆边疆转移到东南海疆的举措,是封建国防观念向近代国防观念的一个重大转变”反映出影响,另外还包括,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实力,但没有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

(3)首先明确题意,此处“作者”实际上是指材料中所说的格老秀斯。材料中“格老秀斯指出……”之后的内容即他的主要观点,根据材料概括其核心内容:反对掠夺战争;国际法高于国内法;主权平等;保护 * * 。产生的原因对应其观点来考虑,“反对掠夺战争”是由于争霸战争带来极大灾难;“国际法高于国内法,主权平等”是受主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影响;保护 * * 是源于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

(4)谈认识,主要是今后怎么做、应注意什么问题。将材料一、二、三和(1)(2)(3)问综合在一起,借鉴历史经济教训,适当结合现实即可。由材料一可知要重视国防,材料二是重视海洋权益,材料三是应该遵守国际法,大方向是要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单项选择题 B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