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些具体措施。

答案

参考答案: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利用电教手段,采用游戏、模拟等方式。

(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如在正式讲授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好奇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即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协调、一种悬念,从而引发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不同难度的任务所需要的动机强度不同,对于简单的任务,需要较高的动机强度;对于困难的任务,则需要较低的动机强度。日常教学中的评价旨在促进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发展,因而中等难度水平的任务是有益的。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以便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通过反馈知道缺点或错误,可以及时纠正。表扬鼓励比批评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儿童产生成就感,后者则会挫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竞赛中学生的好胜心和求成功的需要特别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加强,但要注意减弱竞赛的消极因素。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引导其通过努力达到,从而增强自信。让学生明白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努力,而不是能力不够,只要付出努力,便会成功。

辨析题
实验题

(16分).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反应原理,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图中量气装置E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由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 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装置D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较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及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6)反应结束后,测得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mL,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