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l 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
材料2 “媚尼风景区”略图。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是 。(填数码)(2分)
(2)图中支流b的流向是 (2分)
(3)若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想去登山顶C,请帮忙计算两地的温差: 。(2分)
(4)C处的地形是 ,该处的海拔高度为 。(4分)
(5)乘船游览尼湖风光,在直线航行的情况下,应从A至B还是从B到A快? ,理由是 。(4分)
(6)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他们想找一条惊险刺激的线路,应选择在支流a还是b漂流? ,原因是 。(6分)
(7)在图中找出最适合建水坝的地址,用“‖”表示,并写出水坝选择建在此处的的原因 。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填数码) (6分)
(共26分)
(1)① (2分)
(2)自西向东 (2分)
(3)大于4.8℃、小于5.4℃ (2分)
(4)山顶 900多米 (4分)
(5)A至B快。 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4分)
(6)支流a (2分)
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4分)
(7)水库坝址如下图所示 原因:大坝应建在峡谷处,减小工程量,节省投资。 ② (6分)
题目分析:
第(1)题,结合图示指向标,位于尼湖之南的古寺为①古寺。
第(2)题,河流总是有高处流向低处,结合指向标,图中支流b的流向是自西向东。
第(3)题,结合等高线分布特点判定C处海拔高度。由于C地海拔H的大小范围为900<H<1 000(米),与②古寺相差高度h的范围为800<h<900(米)之间,由于每相差100米温度相差0.6℃,故而可知两地温差范围T为4.8<T<5.4(℃)。
第(4)题,结合等高线分布可知C处为山顶,结合等高线数值变化特点判定C处海拔高度900m<H<1 000m。
第(5)题,乘船游览尼湖风光,在直线航行的情况下,从A至B比从B到A快,因为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顺风航行,速度较快。
第(6)题,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他们想找一条惊险刺激的线路,应选择在支流a,由图可知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
第(7)题,修建水坝最好在区域内有一个可供储水的盆地或洼地,这种地形的等高线呈口袋型,“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如图中D处,水坝建成后,由于②古寺海拔较低,可能被淹没。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根据等高线的变化规律判断地形特征。另外学生还需明确:选择修建水库方案时,要考虑库址,坝址以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在不考虑地质条件下,重点要考虑两个因素:第一:区域内必须有一个可供储水的盆地或洼地,这种地形的等高线呈口袋型,“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第二:大坝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地段以及峡谷最窄处,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确保大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