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经过建国后40多年建设,我国以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为主体的事业单位得到了蓬勃发展。据1992年末的初步统计,我国各类事业单位已经达到120万个,从业人员已发展到2533.5万人,约相当于全民所有制工业、建筑业企业职工总数的一半,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30%左右。其中,直接隶属于中央国家机关的有3500个单位,240.8万人,占事业单位总人数的9.48%;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群机关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21322个、244.9万人,占总人数的9.67%,地、州、盟、市所属工业单位130186个,542.8万人,占总数的21.42%;县、旗、市所属事业单位341200个、 740.2万人,占总数的29.23%;乡镇事业单位703587个、764.8万人,占总数的30.20%。

1992年末,在不直接隶属于中央国家机关的事业单位中工作的人占事业单位总人数的多少()

A.30%

B.9.48%

C.90.52%

D.30.20%

答案

参考答案:C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理解

与“天鹅”同桌

       在一次文艺晚会后,15岁的我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班上一个跳天鹅舞的女同学。我无休止地幻想着在春天明媚的阳光里与“天鹅”展翅蓝天的美景。于是,课堂上我接二连三地把老师的提问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看着班主任犀利的目光,我忐忑地说:“近来我熬夜熬久了,头晕。”我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老师和同学都知道的。班主任信了我,还给了我一个赞赏的微笑。虽然春天的秘密好不容易保全了,决定命运的中考也正在逼近,可我的思绪已成了脱缰的野马,我告诫自己一百遍悬崖勒马,一千遍珍惜前程,可我的思绪早已不属于我了。甚至,还异想天开地幻想能在下一次编排座位时成为“天鹅”的同桌。

       不过,运气还真和我开了个玩笑。新一轮的座位编排后,我竟然真成了“天鹅”的同桌。我至今还记得那一整天我在涔涔虚汗中,幸福地沉浸在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里的情景,难道,这就是我在佛前求了五百遍的缘?

       可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却悲哀地发现“天鹅”完全就是那个面对一树鲜花无视走过的狠心人——她很少看我,偶尔扫视,也是淡淡的、冷冷的,仿佛陌生人随意的一瞥。是啊,她的学习是那么好,从没考过第二;她的特长那么突出,唱歌、弹琴、跳舞,样样俱优。和她相比,我该是“丑小鸭”,还是“癞蛤蟆”呢?我痛苦地思索着,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如此平庸与不堪。

       运气再一次和我开着玩笑。一个阳光比水晶还明亮的下午,“天鹅”向我请教一个并不怎么难懂的成语,她说一时忘了。末了,她还很认真地说:“你这么聪明啊,那我以后得多请教你,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哦!”这是什么声音啊,天籁!对了,我就是不休息、不吃喝地学习,也不能让她失望啊。

       我开始留意她的学习内容,她可能遇到什么难题呢?一番观察后我冷气直冒:她学得很顺利的内容,随时都可能成为我的难题;她的学习时间排得比我胡思乱想的时间还满……可是,为了我的“天鹅”,我取消了周末聚会、课余闲聊等一切需要花费时间的不必要活动。我虽不能飞翔,但我可以日夜兼程啊。我希望“天鹅”在迎接朝阳的某个清晨,能惊异地看见风尘仆仆但不乏神采奕奕的我。

       一年后的中考中,我真的成了“天鹅”最靠近的同行者,我比她仅仅差3分。此时的我已经懂得,16岁的年龄应该在自己的生命之田里种庄稼还是种杂草。虽然最初的妄想已经淡然,但我对“天鹅”的感激比血还浓。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出息,一定会用我生命里的所有来还这无价的情谊。

       然而岁月一晃十多年,我仍是一名平凡的小学老师,而她已成了某地小有名气的计算机专家了。恩是无法报了。感慨之余,我悄悄地收起了当年的凌云豪气

       可是,偏偏有了这么一次令我终生难忘的同学聚会。

       她还像当年一样光彩照人。酒酣之中,我们都想起了当年紧张而快乐的学习生活,想起了曾经和今天的我们一样年轻的恩师们。岁月无情,他们之中而今有多少人华发浸染,而我们因为这样那样的俗事,又有几人曾回去看望过他们呢?

       在怀旧的氛围里,“天鹅”突然认真地盯着我看,半晌,她说:“有一个秘密,一直藏在两个人心里,今天,我想告诉你,你想知道吗?”

       我一惊。

      “天鹅”的眼神变得飘忽而悠远:“那年的座位是班主任特别安排的,要我向你请教也是班主任安排的。”

       做了十年的老师,到这一刻我才顿悟教育的真谛。(作者:辛晓明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2004年第21期)

1.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小说主要使用_____________了的写法表现这个人物。

2.请用不超过40字的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的我已经懂得,16岁的年龄应该在自己的生命之田里种庄稼还是种杂草。”读到此处,你认为“我”已经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景物描写往往能够表现人物的心情,文中有一句“一个阳光比水晶还明亮的下午”,你能分析这句话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感慨之余,我悄悄地收起了当年的凌云豪气。”这一句中的“凌云豪气”是指(  )

A.在春天明媚的阳光里与“天鹅”展翅蓝天。

B.不休息、不吃喝地学习,也不能让她失望。

C.希望“天鹅”在迎接朝阳的某个清晨,能惊异地看见风尘仆仆但不乏神采奕奕的我。

D.有一天我能出息,一定会用我生命里的所有来还这无价的情谊。

6.班主任安排“天鹅”向“我”请教,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班主任的所作所为,你认为“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对你有什么启迪?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一点体会。(4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1日在上海隆重开幕,世博会是与奥运会齐名的全球顶级盛事。

①下面是一则介绍世博会的材料,请你从中提取两要主要信息。

       材料: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日本先后5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主要信息一:                                                                                  

主要信息二:                                                                                  

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根据下面的链接,请解释这个主题的意思。

       链接:上海世博会的许多展馆设计都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例如:中国“主题馆”的屋面铺设了3万平方米的太阳能板,它们年发电量为250万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500吨,“瑞士馆”是一个用幕帷覆盖的开放空间,这种幕帷是用大豆纤维制成的,在展出结束后可被天然降降,不污染环境。“阿联酋馆”采用“沙丘”造型,展厅中有花床、树木、溪涧,令人仿佛置身于沙漠中的绿洲。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