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在采用非抢占式进程调度方式下,下列 ______ 不会引起进程切换。

A.时间片到

B.一个更高优先级的进程就绪

C.进程运行完毕

D.进程执行P操作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知识点] 网络操作系统
[评析] 在CPU为不可剥夺(非抢占式)进程调度方式下有以下4种情况会引起进程切换。
1、正在执行的进程运行完毕。
2、正在执行的进程调用阻塞原语将自己阻塞起来进入等待状态。
3、正在执行的进程调用了P原语操作,从而因资源不足而被阻塞;或调用了V原语操作激活了等待资源的进程。
4、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用完。
当CPU方式是可剥夺(抢占式)时,就绪队列中的某个进程的优先级变得高于当前运行进程的优先级,也会引起进程切换。所以,在采用非抢占式进程调度方式下,一个更高优先级的进程就绪不会引起进程切换。

综合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一 三十年代初,中国白银被西方列强大量抢购,经济形势日益恶化。同期,日本企图形成日满华经济区,以推进华北的分离。为此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设立专门委员会,办理法币发行等事宜。规定一切款项概以法币为限,禁止白银流通。

法币的发行一举结束了千百年来货币发行与流通的混乱状态,实现了中国币制的统一。相对于旧的货币体系和制度,能更深、更广、更多层面的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这也是现代经济的特征之一。并形成民族国家经济共同体,在金融方面完成了对日作战的准备,为“增强抗战能力之最大因素。”

——摘编自姚会元《中国货币银元》

材料二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值。1937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到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了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民国中央银行货币史·法币》

(1)依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动机和主要措施。(4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政策的影响(6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