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系统“期末成本差异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的依据是确信只有标准成本才是真正的正常成本
B.同一会计期间对各种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要保持一致性
C.期末差异处理完毕,各差异账户期末余额应为零
D.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闲置能量差异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的依据是确信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费造成的,应当直接体现在本期损益之中,使利润能体现本期工作成绩的好坏,由此可知,选项A的说法正确;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选择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差异的类型(材料、人工或制造费用)、差异的大小、差异的原因、差异的时间(如季节性变动引起的非常性差异)等。因此,可以对各种成本差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材料价格差异多采用销货成本与存货法,闲置能量差异多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其他差异则可因企业具体情况而定。由此可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注意:教材中的“差异处理的方法要保持一贯性”是针对前后期之间而言的,并不是针对“同一会计期间”而言的);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应由存货和销货成本共同负担(由此可知,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属于应该调整存货成本的,并不结转计入相应的“存货”类账户,而是保留在成本差异账户中,与下期发生的成本差异一同计算。因此,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长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长城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原材料(只有一种甲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单位计划成本0.5万元/吨。2008年8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为65万元(其中暂估入账的原材料成本5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借方余额1.5万元。长城公司8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1日,收到上月暂估入账的原材料的发票,载明数量10吨,实际成本4.9万元,无其他相关费用。

(2)2日,购入甲材料62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5.1万元;发生运输费用(不考虑增值税抵扣)、装卸费用和保险费共计2.5万元。

(3)5日,上述甲材料运抵企业,验收入库甲材料实际数量为60吨,短缺的2吨是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4)10日,长城公司和A公司签订协议,接受A公司以账面价值50万元(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为45万元)的100吨甲材料对长城公司进行投资,长城公司以增发的20万股(每股面值1元)普通股作为对价。该批甲材料验收入库并收到对方开具的税额为7.65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

(5)20日,长城公司就应收B公司货款12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0.6万元)与其进行债务重组。经协商,长城公司同意B公司以20吨公允价值为8万元的甲材料偿还全部债务。该批甲材料验收入库并收到对方开具的税额为1.36万元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

(6)31日,经汇总,本月共领用甲材料计划成本120万元用于生产乙产品。本月乙产品的成本资料为:月初在产品0件,本月完工100件,月末在产品20件,本月发生直接人工50万元,制造费用65万元。原材料在开工后陆续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7)31日,月末库存甲材料全部专门用于生产有合同约定的30件乙产品,合同约定每件乙产品的售价3万元,将甲材料加工成30件乙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50万元,估计销售每件乙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2万元。月末甲材料的市场价值为每吨0.45万元。(2009年考题)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长城公司2008年8月份完工乙产品的单位成本为()万元。

A.1.94

B.1.96

C.2.11

D.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