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网络暴力常表现为人数众多的群体对弱势群体施以超过道德底线言语暴力,有网友建议,应该自发组织一个群体,团结起来对施暴群体进行攻击。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此网友建议的是( )。

A.组织一个群体需要很长时间,且效率无法保证
B.这种新出现群体必将发展成对弱势群体施以语言暴力的群体
C.网络暴力由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D.发起建议的网友最近一段时间有传谣的不良行为,目的值得怀疑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题干观点可以总结为。组建对网络暴力群体进行攻击的组织可以制止网络暴力的产生。A项时间长短和效率与能否制止无关,C项由专门的管理者不能否认组建组织制止的作用,D项明显无关。B项如果为真则这种办法只会延续网络暴力而不能制止,削弱了题干观点。故答案选B。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5岁,博士,医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母亲体弱多病,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出色的医生。在学校期间,学习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应邀到一家大医院工作,医院领导曾许诺将来一定重用她。她在工作中勤奋好学,并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发表了多篇很有影响的论文,得到了周围同事的认可。求助者认为周围同事,包括自己的科室主任水平较低,无法与自己相比,因此瞧不起其他同事,平时也不愿与他们多交流。半年前,她所在的科室的老主任退休,她满以为科室主任的位置非她莫属,但令她感到非常意外的是,科里另一位资历较浅的同志当上了主任,这件事对她打击很大。她觉得那人一定是找了关系,走了后门才当上主任的。她觉得医院领导不重视自己,觉得自己在这里没有希望了,非常沮丧。三个多月来,求助者经常晚上睡不着觉,茶饭不香,体重明显下降,不愿出门,无心工作,也不主动和朋友们来往了。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明显下降。遂前来心理门诊求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争强好胜,追求完美,从上学到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一帆风顺,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求助者为了事业至今未婚,为职务问题苦恼。 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