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汽油酒精,顾名思义是一种汽油酒精混合物。作为一种汽车燃料,和汽油相比,燃烧一个单位的汽油酒精能产生较多的能量,同时排出较少的有害废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以汽车日流量超过200万辆的北京为例,如果所有汽车都使用汽油酒精,那么,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碳,不比北京的绿色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得多。因此,可以预计,在世界范围内,汽油酒精将很快进军并占领汽车燃料市场。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都能加强题干论证,除了

A.汽车每公里消耗的汽油酒精量和汽油基本持平,至多略高。

B.和汽油相比,使用汽油酒精更有利于汽车的保养。

C.使用汽油酒精将减少对汽油的需求,有利于缓解石油短缺的压力。

D.全世界汽车日流量超过200万辆的城市中,北京的绿色植被覆盖率较低。

E.和汽油相比,汽油酒精的生产成本较低,因而售价也较低。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注意问句中的“除了”。A指出酒精的消耗并不低,因此无法起到支持作用。D貌似和题干无关,但其说明,北京在植被覆盖低的情况下尚且可以全部吸收,其他城市如改用酒精,则吸收能力会有盈余,空气会更好。

材料题

古希腊哲学家对欧洲和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到17世纪,绝大多数的欧洲哲学家仍然把希腊人看作是思想的权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很受苏氏哲学的影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上,带到了家庭中和市场上,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论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 困扰柏拉图的是他不能获得令其满意的知识来控制世界。……在寻找这一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柏拉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唯一的世界……实际上,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只是表象或者理念世界的不完全反应。……只有那些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推理才干的哲学家才能知晓这个世界的秘密。

——《新全球史》

材料三 尽管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最后不再相信柏拉图的表象和理念的理论,他认为这一理论对理解世界是不必要的。……他的著作表达了对世界全面而连贯的理解,以至于他后来的学生,中世纪的基督教学者称其为“知识之父”。

——《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塞罗这一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归纳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并指出“哲学家”在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亚里士多德对待柏拉图的态度,并分析他被称为“知识之父”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