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甲和乙系夫妻,乙已经怀孕,一日甲和乙二人去郊外春游时发生车祸,甲当场死亡,乙被送往医院,早产婴儿丙,丙生存数小时就因缺氧导致死亡,后乙昏迷数日也死亡。甲生前拥有大笔财产,其弟丁,其兄戊健在,乙只有一个其父母收养的妹妹己,则对甲的财产分配正确的是( )。

A.丁1/4、戊l/4、已1/2

B.全部由戊继承

C.乙l/2和戊1/2

D.全部由己继承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考点] 继承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继承法》第10条规定了法定继承的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另外,虽然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但《继承法》第28条规定了胎儿的继承份额: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5条进一步规定:应当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没有保留的,应从继承人所继承的遗产中扣回。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如胎儿出生后死亡的,由其继承人继承,如胎儿出生时就是死体的,由被继承人的继承人继承。
在本题中,“甲和乙二人去郊外春游时发生车祸,甲当场死亡”,而题目中的甲并没有留有遗嘱,因此,甲的财产按照法定继承由其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甲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乙,同时依照胎儿继承的相关规定,为胎儿丙保留遗产份额。因此,甲留有的财产先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则乙可以拥有财产的1/2,另外1/2由甲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乙继承(1/2)/2,另外的(1/2)/2属于为胎儿丙保留的份额,胎儿的份额是与乙平分的。这是第一层法律关系。
之后,早产婴儿生存数小时就因缺氧导致死亡,依照上文提到的相关法律的规定,应由丙的继承人继承其份额,按照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丙的继承人为其母乙。因此,乙继承了丙的财产后,其继承财产总额为 (1/2)/2+(1/2)/2,再加上乙的个人财产,则乙现在拥有甲死亡时的全部财产。这是第二层法律关系。
“乙昏迷数日也死亡”,从题中得知,乙只有一个其父母收养的妹妹己,而《继承法》第10条第5款规定: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因此,己具有继承权,可以继承乙的所有财产。则甲的全部财产至此全部由己继承,选项D“全部由己继承”是正确答案。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选做题)

吴阶平:“红色御医”的传奇人生

余  玮

考虑“吃饭问题”走上从医路

  如果从16岁入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科算起,吴阶平可谓把一辈子的生命交给了他所热爱的医学事业。他很坦率地说:“我从来没有想过不做医生而去从事其他职业,我很早就决定做医生。当然,这应该说是我父亲的决定。”

  在吴阶平的记忆里,父亲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只是在大方向上对孩子进行影响,诸如做人、为学、处事等,却很少具体关心他们哪门功课考了多少分。在当时军阀割据、政治腐败的情况下,吴敬仪对子女今后从业作出要求,第一不要从政,第二不要从商。他认为,官场太腐败,做官会身败名裂;社会动荡,经商会倾家荡产——要学科学技术,而且必须学医,医生决不会失业,不过,要学医一定要做个好医生,一定要进协和。

  于是,吴门三代及近亲中有30余人从医。同辈的姐夫陈舜省、大哥吴瑞萍、妹夫蔡如升、胞弟吴蔚然及吴阶平本人,分别在临床医学中外科、内科、儿科、泌尿外科领域里独领风骚。

  1947年,吴阶平经著名泌尿科专家谢元甫教授推荐,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师从现代肿瘤内分泌奠基人哈金斯教授。哈金斯非常喜欢这个年轻、勤奋的中国学生,有时看见吴阶平干脆利落地做实验、做手术,感慨地说:“你有几只手啊!”由于手术技术不一般。吴阶平在美国落下了一个“三只手”的荣誉称号。

  第二年年底,在进修即将结束时,哈金斯非常希望吴阶平能留下为自己主持临床工作。然而,吴阶平却婉言谢绝了。他知道自己应当回国发展祖国的泌尿外科。

见证共和国 * * 最后的岁月

  在吴阶平家的书柜上方,一直悬挂着一张放大了的周恩来 * * 的黑白照片。他生前总是说, * * 的言行风度给了他“终生难忘的教诲”。

  从1957年起,他在周恩来身边工作了近20年。吴阶平多次担负为国内外最高领导人治病的特殊任务,事前事后 * * 都有具体指点。 * * 对人热情关怀,无微不至。不仅领导同志健康出现问题 * * 亲自过问,对普通患者也很关切。这对吴阶平触动很大。吴阶平最不愿意的是敬爱的周 * * 做自己的病人。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就参加了对 * * 本人的医疗保健工作。在那特殊的时代,日理万机的周恩来,终于积劳成疾。1972年5月19日,经过专家会诊,诊断周恩来患了膀胱癌。当时,负责周恩来医疗工作的,是中央领导小组及其领导下的一个医疗组。吴阶平是医疗组的组长,医疗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为控制周恩来的病情,需要动手术,于是给中央领导小组成员打了报告。在对周恩来进行膀胱镜检查的前一天。医疗组接到指示,大意是为了慎重起见,做检查、观察和治疗要分“两步走”。吴阶平认为,真要分“两步走”,很可能就永远没有第二步了。这时,吴阶平灵机一动。对邓颖超大姐说:“如果我在检查的时候看见有一块小石头,顺便拿出来就不用再走第二步了。是否还要留着等着走第二步?”“当然就顺便拿出来了。”邓颖超说。

  这是吴阶平第一次为了敬爱的周 * * 斗胆冒险,缓解了周恩来的病情。很快,电话里传来了毛 * * 的原话:“医生们两步并一步做得好,感谢他们。”

“获奖专业户”心底最爱“伯乐奖” 

  几十年来,吴阶平所获的奖励不计其数,可谓“获奖专业户”。仅临床科研方面,他已7次荣获全国科学技术奖。1984年,他获得了巴黎红宝石荣誉奖章,1987年又获巴黎红宝石最高荣誉奖。然而,当原北京医科大学向他颁发首届“伯乐奖”时,他说:“我平生获得的奖励不止一种,但我最看重的是这‘伯乐奖’。”

  吴阶平自幼最讨厌死记硬背,上大学时还用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去戏弄死读书的同学。因此,他当老师也不提倡自己的学生这样去做,力主把教知识变为教本领。他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只有在实践和思考中运用,才会转化为才能;只有把实践、思考、知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走上自觉成长的道路。他是这样教育学生的,也是这样做的。

  吴阶平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独立完整的泌尿外科,培养了中国好几代泌尿外科医生。他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断开拓的探索者,也是广栽桃李、识拔英才的医学“伯乐”。他的学生郭应禄曾说:“现在中国泌尿外科界的骨干力量,几乎都是吴老师培养出来的。”   

持手术刀的社会活动家

  吴阶平不仅是一位医学家、教育学家,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曾有人称他为“中国‘医疗外交’中的特殊‘大使’”。他出任过九三学社中央 *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先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80余次。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吴大夫”,除了参与立法还要进行执法检查、监督,每年都要到不同的省市区检查法律的执行情况,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及时地收集信息、反馈情况或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论是在手术台上,还是政治舞台上,吴阶平都是出色的。

  退出领导岗位后,吴阶平仍在不倦地奋斗着。生活中的他,没有业余时间,每天上、下午和晚上三个单元,始终在忙。吴阶平生前曾告诫退休的老人,不要完全闲下来,要继续接触外界,联系社会,还要适当训练脑体、思考问题,这是维持健康体格的重要条件。他身材不很高大,却透着博大深沉的气质,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双眼睛,蕴蓄着追索和求实,闪烁着睿智和刚毅。

  2011年3月,一辈子孜孜不倦的吴阶平停止了自己的思考,停止了自己的脚步,完成了一卷多彩的人生传记,读来耐人寻味……(选自《天津日报》,有删节)

(1)下面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吴阶平的父亲希望子女既能坦荡做人,又有一技之长以安身立命,所以为子女们选择了医学作为职业,很多子女也在医学领域学有所成。

B.吴阶平在美国学习阶段以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做实验、做手术方面,连他的老师哈金斯教授都自叹不如。

C.在周恩来 * * 患病期间,作为医疗组的组长,吴阶平在没有成功保障的情况下,冒着巨大的风险为 * * 做手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D.为祖国医学界广栽桃李、识拔英才是吴阶平的志愿,故而获奖不计其数的他最看重的却是原北京医科大学向他颁发的“伯乐奖”。

E.吴阶平始终践行着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信念,在退出领导岗位后,始终战斗在医疗卫生岗位的第一线,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2)吴阶平逐渐成长为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家,除了天赋和自身努力外,还有哪些外部原因?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说明。

                                   

(3)文章结尾说吴阶平“完成了一卷多彩的人生传记,读来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卷“多彩的人生传记”的具体内容。

                                   

(4)当年吴敬仪为让子女远离政治而让吴阶平学医,多年后吴阶平却凭借医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走上政治舞台,这二者是否矛盾?科技工作者是否应该积极参与政治?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解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