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江风有限公司就其全部财产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企业财产保险,交纳保险费10万元,约定保险金额为800万元。在一次暴雨中,江风有限公司财产损失900万元,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

A.保险公司应当向江风公司赔偿800万元

B.保险公司应当向江风公司赔偿900万元

C.暴雨属于不可抗力,保险公司可以不赔

D.江风有限公司与保险公司的保险合同自交纳保险费时成立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考点] 保险合同
根据《保险法》第40条规定,保险金额低于保险价值的,保险人以保险金额为限赔偿被保险人的财产损失,因此A正确,B错误, C项中,暴雨是否属于不可抗力应根据具体情况认定。保险合同自保险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时成立,交纳保险费只是保险合同的履行行为,D错误。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回答文后题目。(13分)

那夜,那对盲人夫妻

(1)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悲怆的声音一点点变得平和,变得快乐。因为一声稚嫩的喝彩。

(2)那是乡下的冬天,乡下的冬天远比城市的冬天漫长。常有盲人来到村子,为村人唱戏。他们多为夫妻,两人一组,带着胡琴和另外一些简单的乐器。大多时候村里唱戏会很晚。在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那是村里人难得的节日。

(3)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粗糙的表演,而是他们走路时的样子。年幼的我常常从他们笨拙的行走姿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卑劣的快乐。那是怎样一种可笑的姿势啊!男人将演奏用的胡琴横过来,握住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胡琴的后瑞,小心翼翼地跟着自己的男人,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在狭窄的村路上,深一脚浅一脚,面前永远是无边的黑夜。雨后,路上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洼,男人走进去,停下,说,水。女人就笑了,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然后换一个方向,继续走。换不换都一样,到处都是水洼。在初冬,男人的脚,总是湿的。

(4)那对夫妻在村里演了两场,地点在村委大院,两张椅子就是他们的舞台。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过去了。没有几个人认真听戏。村人需要的只是听戏的气氛,而不是戏的本身。

(5)要演最后一场时,变了天。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那夜滴水成冰,风像刀子,直接刺进骨头。来看戏的人,寥寥无几。村长说要不明天再演吧?男人说明天还得去别的村。村长说要不这场就取消吧?男人说,说好三场的。村长说就算取消了,钱也是你们的,不会要回来。男人说没有这样的道理。村长撇撇嘴,不说话了。夫妻俩在大院里摆上椅子,坐定,拉起胡琴,唱了起来。他们的声音在寒风中颤抖。

(6)加上我,总共才三四名观众。我对戏没有丝毫兴趣,我只想看他们离开时,会不会被冰的水洼滑倒。天越来越冷,村长终于熬不住了。他关掉村委大院的电灯,悄悄离开。那时整个大院除了我,只剩下一对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唱戏的盲人夫妻。

(7)我离他们很近,月光下他们的表情一点一点变得悲伤。然后,连那声音都悲伤起来。也许他们并不知道那唯一的一盏灯已经熄灭,可是我肯定他们能够感觉出面前的观众正在减少。甚至,他们会不会怀疑整个大院除了他们,已经空无一人呢?也许会吧,因为我一直默默地站着,没有弄出任何一点声音。

(8)我在等待演出结束。可是他们的演出远比想象中漫长。每唱完一曲,女人就会站起来,报下一个曲目,鞠一躬,然后坐下,接着唱。男人的胡琴响起,女人投入地变换着戏里人物的表情。可是她所有的表情都掺进一种悲怆的调子。他们的认真和耐心让我烦躁。

(9)我跑回了家。我想即使我吃掉两个红薯再回来,他们也不会唱完。我果真在家里吃掉两个红薯,又烤了一会儿炉子,然后再一次回到村委大院。果然,他们还在唱。女人刚刚报完最后一首曲目,向并不存在的观众深鞠一躬。可是我发现,这时的男人已经泪流满面。

(10)我突然叫了一声“好”。我的叫好并不是喝彩,那完全是无知孩子顽劣的游戏。我把手里的板凳在冻硬的地上磕出清脆的响声。我努力制造着噪音,只为他们能够早些离开,然后,为我表演那种可笑和笨拙的走路姿势。

(11)两个人同时愣了愣,好像他们不相信仍然有人在听他们唱戏。男人飞快地擦去了眼泪,然后,他们的表情变得舒展。我不懂戏,可是我能觉察他们悲怆的声音正慢慢变得平和,变得快乐。无疑,他们的快乐,来自于我不断制造出来的噪音,来自于我那顽劣的喝彩,以及我这个唯一的观众。

(12)他们终于离开,带着少得可怜的行李。一把胡琴横过来,男人握着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得很稳。男人停下来说,冰。女人就笑了。她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

(13)多年后我常常回想起那个夜晚。我不知道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都想了些什么。只希望,我那声稚嫩的喝彩,能够让他们在永远的黑暗中,感受到一丝丝的阳光。

(14)尽管,我承认,那并非我的初衷。

小题1:文章第(4)段“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过去了”,这句话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小题2:第(5)段句子“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中,“蹿”这个字表现了天气怎样的特点?这一段中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分)

小题3:第(13)段中划线部分的内容有怎样的含义?(3分)

小题4:最后一段“我的初衷”是什么?作者承认不是我的初衷,体现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3分)

小题5: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弱势群体?(3分)

多项选择题

【真题试题】(2011年案例分析第71—74题)王林公司专门生产某种充电器。虽然这个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但由于王林公司的产品比较特殊,与众多同类产品有所不同,专供某些厂家使用,再加上其质量过关,销售得力,所以王林公司在这个地区知名度较高。公司建立10年来,销售额由30余万元人民币发展到如今1800余万元人民币,员工也从2000年的2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将近650人。看着这些数据,公司总经理梁波不禁经常得意地说:“嗨,总算没白费这10多年的功夫。”这倒也是事实,1999年,梁波初建公司时,困难重重,正是梁波带着一帮人,起早摸黑,没日没夜地干,才开发出了如今能使自己公司在市场立足的产品;而且,在销售方面,梁波也是一把好手,在他亲自带领下,公司的销售额在最初几年里扶摇直上。然而,伴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梁波感觉到自己直接管辖的人员过多,认识到了授权的必要性。梁波决定让公司的下级部门经理行使职能职权,例如生产部可以决定生产进度,销售部可以决定产品售价,财务部决定融资对象等。经过一段实践,梁波发现,尽管自己做了尝试,但下属中似乎没有能辅佐自己的将才。要么下属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要么下属能力不足,因而梁波不敢授予太多权力,仍得时时检查工作,最后再由自己拍板。总之,与过去一样,梁波凡事都得亲自过问,对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原材料的采购,公司的财务、人事、资本耗费、广告、后勤等等都得自己最后拍板。对这次授权实践,梁波感到非常失望。 尽管梁波身心憔悴,但自己的下属却似乎并不能完全了解他的苦心。几年前,曾有几位生产经理、销售经理对梁波大权独揽的现象表示不满。这次授权的尝试,各位经理又抱怨,梁波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做,他所授的权限并不能保证经理们完成自己的任务,到头来,仍得向梁波请示;并且,在部门工作的权限不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部门责任还得由自己全部担当,自己只能干着急却没有办法。甚至有人嘀咕,总经理有太强的权力欲。

梁波在尝试授权的实践中,不敢向下属授予太多权力,最后都是由自己拍板。说明梁波没有认识到合理用人的艺术,这包括( )。

A.科学用人的艺术

B.有效激励人的艺术

C.准确选人的艺术

D.适度治人的艺术